故事有哪几类?
职业规划师:讲述行业案例最常见
“故事化面试已发展成几种方式。”据快乐工作网首席职业规划师陈嘉映先生介绍,最常见的方式是就相关专业或行业,讲述自己所经历的一个案例,这在传统行业比较常见。某机器设计所的严先生参加了一次面试,HR直截了当地问他:“参与过哪些专利的研究,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种方式可能给你开头和结尾、一个词和中心思想,又或者给你几个关键词让你讲故事,还可以自由发挥,讲述自己的成长、回忆重大事件、成绩与挫折等。
第三种是由面试官制造一个环境、氛围,由求职者来设计这种环境下的故事。
实际上,在求职者未开始工作之前,他的价值是很难体现出来的。许多求职者习惯于按传统的方式进行自我介绍,面试官每天都要面临众多求职者如同复读机一般的自我表白,这样做就很难从众人当中脱颖而出。
因此,在求职面试时,与平铺直叙的语言描述相比,求职者用故事、细节、情节来描述、表现自己,代替苍白无力、让人疑窦丛生的自我表白,相对来得更有趣、更新鲜,更能吸引面试官的注意,让面试官对求职者有更直观的了解,获得其信赖,给面试官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这样也就达到了讲故事的主要目的。
为什么讲故事?
HR:根据胜任能力模型采用行为事件面试法
讲故事是不是求职者一厢情愿的事呢?当然不是。在面试过程中,很多面试官都会问一些案例,这些案例即是故事。
一位网友评论,通过描述之前的经历来看你是否有处理类似事情的经验,由此来推断你是否能胜任之后的工作。许多名企或资深HR都会在面试中采用这个方法来考察求职者。
在本报之前的校园讲座中,广州移动一位HR曾经理表示,名企一般会采用行为事件面试法,也就是说,用你过去的行为,推断你未来的做法。当问应聘者过去的经历时,常常会往下追问,以确认其是否具有一定的特质,而这个特质是根据公司的胜任能力模型来确定的。
例如某个公司需要招一个创新能力强的学生,那么,就看他过往参与的事情中有没有表现出创新意识强,在什么项目中提出了一个什么点子等。一件事还不能决定一个人,HR就会继续问另外一个事件,在三到四个事件中能否找到共同点,就可以判断这个人有没有这个能力。学生在HR的追问下回答这几个事件,其实就是在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