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xx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重点建设好进村的道路,抓住这次自治区大石山区大会战的有利时机,把进村道路修好,协助有关部门规划好道路用地,发动群众出工出力,早日修好进村的四级道路。
加强人饮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用3-5年时间,把自来水引进各家各户,解决人和牲畜的饮水困难。
发动群众开展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拟通过请有关技术人员寻找水源,钻挖水井,建设抽水灌溉设施3-5处,进一步提高xx村的抗灾生产能力。
发动群众出工出力,建设硬化村道,力争到2011年硬化率达到85%以上。
(三)xx村公共事业发展规划:
巩固提高“普九”水平,深入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民受教育年限,力争到2011年村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1年。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切实搞好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培育新型农民。
加强村广播电视、图书馆和村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构建村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播电视和通讯网络全覆盖,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网络功能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村卫生所达到合格标准。到2011年,农民就医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完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按照低保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引导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四)xx村乡风文明建设规划:
加强对农民群众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素质。从未成年开始,进行持续的普法教育,使农民知法守法意识明显提高。
农村劳动力全员参加技能培训。每年组织二、三次科技培训,聘请市级、县级和镇级专家、科技特派员进村开展免费科技培训,或组织村民到县城、镇政府集中免费培训,解答村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提高村民的科学种养水平。
倡导科学文明新风,教育村民移风易俗,改变卫生习惯。
加强群众娱乐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群众投一点,镇里投一点,县里投一点的“三点”投入方式在村部建设文化学习活动室。
(五)xx村村容村貌整治规划
xx村耕地面积比较少,旧房空房多、乱堆乱放乱倒现象严重,猪、牛粪随处可见,臭气熏天,人居环境较差。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大村容村貌的整治力度,以解决“脏、乱、差”为突破口,实施“乡村清洁工程”,逐步改变脏、乱、差的状况,把村庄建设成为生态秀美型、田园风光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广泛宣传动,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二是动员全村老少,每家每户把房前屋后打扫整理好。三是通过制定村规村民约规范猪、牛粪堆放,村内及村周边一公里以内严禁露天堆放猪、牛粪,在条件成熟时实行全村垃圾的集中处理。四是实施村主干道和支道的平整和硬化工作,美化村路,方便群众出入。五是进行一步加强沼气池建设和“三改”建设,力争在二、三年内实现沼气池和“三改”入户率95%。六是有计划地对村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靓化人居环境。七是逐步实现新村建设,全村砖瓦化率达到80%左右,农民住宅建设功能齐全,节能安全、造型美观、居住幽雅。对村居民建房要进行合理规划,节约土地资源。
(六)xx村民主管理规划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村级共青团和妇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全面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全面推行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坚持把“一事一议”作为村办公益事业所需资金和劳务的主要途径,积极扩大议事范围,规范议事程序,提高议事效果。真正体现农民自己事情自己办,自己问题自己解决的民主政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