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试问从优待警体现在何处
“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早已不是一句时髦话了。最早是由江泽民同志提出来的,体现党和国家对人民警察的关心、爱护和殷切的希望。然而,多年来,没有得到贯彻落实。特别是针对基层,从严治警倒是出台了不少规定,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从优待警一直踯躅不前,更多的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喊在嘴上而怠于行动。分监区民警身处管教、生产第一线,任务繁重、体力透支、精神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他们久久地等待着天洒甘露,润泽枯竭的心田。然而很多作者在撰写这方面的论文时,总是过份强调在经济上要向基层倾斜。笔者认为这是最起码也是最低层次的,民警们应得的钱当然要拿,多劳多得天经地义。但民警们迫切追求的是政治上的进步、精神的抚慰、心理压力的缓解。而在这方面多数监狱是难有为甚至不作为。据悉,某局机关庞大的民警队伍中竟然全部都是主任科员级别以上的,而监狱下面的职数却少得多,特别是分监区民警队伍中几乎没有主任科员,有的民警干了一辈子临退休时才能提个副主任科员,两相对比,很多民警看不到政治前途。机关民警大都住城市,工作时间固定,业务也比较单一,能充分享受到社会公共资源,而监狱地处偏僻,分监区民警又整日缠于事务,不能享受或者以较高的成本享受到社会公共资源,所以机关民警工作、生活得多姿多彩,有滋有味,而分监区民警的工作、生活却单调乏味。再比如民警的休假制度,有文件规定而且也鼓励休假,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领导会以种种借口阻碍分监区民警休假,很多分监区同志或面对现实无法休假或不得不考虑到某些影响而放弃休假。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观念问题,美国总统比谁不忙,但他们即使在战争状态依然坚持休假。我想当前强制休假很有必要。
4、思想政治工作占基层工作比重几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一个人的灵魂。当前基层分监区民警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感到很迷茫”。他们思想枯竭、精神空虚,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缺乏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道德品质滑坡,部分民警自唉自叹、妄自菲薄,极少数甚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向,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是我们长期思想政治工作弱化造成的结果,基层工作再忙、事务再多也不能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历史早已为我们作出了诠释。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支没有思想的队伍是一支没有灵魂的队伍,那它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近年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坚持执法为民大讨论活动的开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笔者认为还要结合监狱自身的实际,民警的岗位实际提炼出一种精神,能振奋人心,凝心聚力,使民警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白湖精神”曾激励过白湖几代人无私奉献,忘我工作,为党的监狱事业浴血奋斗,不怕牺牲,创造出了监狱的辉煌。
5、众多“婆婆”难服侍
曾有人很形象地比喻基层分监区:千条线万条线只有一根针。分监区虽小但它是一个实体,它既要带好队伍还要改造好罪犯,创造最大化的经济效益,真正是集政工、管教、生产于一身。它直接受监区的领导,还要受各科室的业务指导,正常的指导、检查、考核、评比对分监区而言应该是很有必要的,但过多过滥,分监区这个“媳妇”就难以伺候众多的“婆婆”了。今天去开会汇报,明天来检查指导,后天要评比考核,小小的分监区应接不暇,且还要处处陪着小心,迎着笑脸,稍有不慎,说不准会得罪哪个领导或哪个部门,往后给你小鞋子穿,这些使原本超负荷工作的民警们颇有怨言。
二、民警队伍现状与sars的关联
以上分析的民警队伍现状到底跟sars有什么关联呢!笔者认为正因为是sasr有效地改善了这种状况才产生了前文所说的sars效应。首先,战胜sars,我们难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正是这24字的抗“s”精神,把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筑成钢铁长城,把亿万群众的心凝结在一起铸成斩魔神剑,最终取得了抗“s”的阶段性胜利。此时,我们封闭区的民警也在这24字的号召和激励下,同疫魔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实现了监狱sars零的目标。一个民族生存要有精神,一个人活着要有精神,一支队伍要有活力同样需要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从哪里来,从思想政治工作中来,当前我们队伍中缺少的就是这样一种凝心聚力、催人奋进、勇往直前的精神。其次,监狱的封闭管理彻底解决了分监区民警陀螺式的工作机制。封闭区的民警们必须24小时呆在监狱里,他们免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真正能做到哪里有罪犯哪里就有民警。而封闭区外的民警可以得到充足的休息,充分的放松,能保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批次的封闭区中更好地开展工作。第三,封闭管理时,每个分监区只有一半的警力,这一半的警力使每个工作岗位上只有一个“和尚”,他们必须要自己去“挑水”,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而且这时候他们“谁也不能缺少谁”,客观上加强了相互之间的合作,形成合力,有效地提高了队伍的战斗力。第四,封闭期间,很多日常工作停滞,各种会议、检查、材料、考核等大大减少了,分监区的民警能集中精力干好自己的事,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