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种植行业发展规划范文(5)

2010-06-18 03:16

  3、建设蔬菜良种推广体系。重点抓好以自治区级蔬菜名优新品种繁育中心为龙头的区、地、县三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完善蔬菜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使蔬菜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五)桑蚕茧

  发挥广西种桑投产快,年养蚕时间长,批次多的优势,抓住我国蚕桑产业布局西移和加入WTO对丝绸市场进一步扩大的历史机遇,以扶贫增收为目标来调整蚕桑产业结构,积极扩大种桑养蚕,努力茧丝质量,使之成为广西蚕桑主产区农民增收和地方财税的重要来源。桑蚕茧生产,重点发展河、南宁、柳州等石山地区和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地适度发展桂东南原有基础较好的老蚕区。“十五”期未,全区桑园面积从现有的20千公顷发展到53千公顷,亩产鲜茧达到100公斤以上,投产桑园亩产值2000元;养蚕320万张,产鲜茧5万吨,总产值15亿元,力争进入全国蚕业强省行列。

  1、加强蚕桑基地建设。将宜州、环江、横县、宾阳、上林、忻城、鹿寨、象州、融安、柳城、平南、港北、藤县、蒙山、邕宁、福绵、博白、灵山、钦北、合浦等20个县市建成万担优质蚕茧生产基地。提高广西蚕桑业的经营规模化、设施标准化、技术规范化的水平,提高蚕茧整体质量。

  2、加强桑蚕良种繁体系建设。扩建改造自治区桑蚕原种场和南宁、河池地区蚕种场等十二个桑蚕普通种场;加速良种桑的推广,建立母本园33.3公顷,建设育苗基地1000公顷,使全区蚕种场年生产能力扩大一倍以上,以满足新桑园建立和老桑园改造对良种的需求。

  3、加强蚕桑品种检测检验中心建设。建立蚕种质量监督检测检疫体系,提高蚕种检疫能力和检测水平,使蚕种年检测检疫能力扩大一倍以上,通过智能化系统完善检测检疫的数据化管理,寻蚕种质量严格监督,避免劣种、不合格种伤农坑农事件的发生。

  (六)木薯

  我区是全国最大的木薯种植和木薯淀粉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和淀粉生产均占全国的60%以上。木薯作为综合利用和再生能源生物,有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木薯干片是我国目前唯一要实行出口配额的农产品,木薯酒精作为石油代替品,市场潜力很大。木薯是耐旱耐瘠作物,生产成本低,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我区木薯主产区在南宁、北海、钦州、柳州、梧州、贵港、百色等地市。发展木薯生产,要以科技为先导,以木薯淀粉加工企业为依托,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品种结构,到2005年木薯种植面积400千公顷,总产干薯250万吨。

  1、建设20个木薯增产示范区。在武鸣、横县、岑溪、鹿寨、藤县、苍梧、桂平、灵山、来宾、扶绥、宾阳、合浦、邕宁、北海辖区、钦州辖区、贵港辖区、防城区、马山、平果、田东等地、县,建立100千公顷木薯增产示范区,采用良种良法,配套规模化机耕种植,增施肥料,改变木薯粗耕种的状况,大幅度提高木薯单产。

  2、建设50千公顷木薯良种生产基地。依靠农业科技为先导,以建设木薯良种繁育基地为中心,推广良种,更新品种,建设木薯王良种生产基地30千公顷,GR891和GR911良种生产基地各10千公顷,到2005年,良种覆盖率达到90%;坚持以规模为原则,建立木薯种植和木薯淀粉生产基地,发展木薯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深加工水平,推动木薯生产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七)茶叶、花卉

  茶叶生产要把市场需求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发展无性系良种、名优茶叶和有机茶产品为主导,进一步提高茶叶质量,树立传统名优茶品牌,扩大我区茶叶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稳步发展现代化“优质、高产、高效”茶园,不断提高茶叶采收技术和加工工艺及设备水平,增加产品的经济效益。“十五”期间,全区茶园总面积3.33万公顷,茶叶产量5万吨(其中绿毛茶85%以上),产品销售额11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1.5万吨,销售额7.5亿元,增加出口创汇。此外,种植茉莉花4.7千公顷,产鲜花5万吨,加工花卉产品6万吨,鲜花销售及花卉加工增值共6亿元。

自治区种植行业发展规划范文(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防治甲型流感工作计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