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区政府2005年工作要点(4)
2010-06-15 21:55
18、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政务专网”建设,将网络向镇街道和村居延伸,建立城乡一体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大力推行政务信息化、党务信息化,进一步完善网上办公、网上办事和政务网站的运行管理制度。抓好“数字路桥”二期工程建设,完善信息化工作平台。加快广电网络和有线电视数字化步伐。
五、着力于推进统筹发展,不断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
19、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产转业能力。在确保农业增效的同时,加快发展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更多的农民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积极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鼓励区位优势明显村兴办第二、三产业设施,发展加工业和服务业;落实帮扶措施,强化发展薄弱村集体经济;加强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健全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强化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努力使村集体经济壮大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有益补充。
20、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交通网络建设,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完成椒新公路泉井至新桥、乡道洋屿至山后潘、永长路拓宽改造,做好白剑线农垦场至黄屿、山金线(温岭山前至金清)路面硬化改造。加大农村危桥改建力度,不断完善道路安全辅助设施建设。继续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龙头,抓好村庄整治、旧村改造和中心村形成等事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被征地农民住房安置“立改套”,尽力解决农民建房问题。
21、全面推进生态区建设。认真实施《路桥生态区建设规划》,出台实施意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开展生态区建设宣传、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和参与热情。围绕构建“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四大体系,合理安排一批重点项目,建立督查、评估和激励机制。结合省政府“811”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继续深化固废拆解业和小冶炼行业整治。积极推进生态镇(村)创建,争取到年底创建完成市级生态村7个、区级生态村75个。
22、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南山区块和金泉农庄区块等一批高效、休闲农业建设,推动优势农产品不断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相关产业带。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营销,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业和名、特、优、稀农产品,形成具有我区特色的优质名牌农产品。加强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体系建设,积极与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姻,引进推广一批先进实用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积极推进产品质量标准化。继续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投资农业,积极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鼓励发展各类农产品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缩短农民与市场的距离。加强职业化农民队伍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23、继续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完善并推行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及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推行、不断完善以大病统筹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镇(街道)敬老院建设,积极推进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人员的集中供养。认真落实贫困生义务教育、高中段免费补助入学和贫困大学生扶助政策,确保每个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积极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善。建立健全镇(街道)及村居、社区社会保障和救助服务网络,完善结对帮困制度,逐步提高社会化帮困水平,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七、着力于推进“平安路桥”建设,逐步建立和谐社会。
24、构建严密有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市场、平安社区、平安村居、平安企业、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继续抓好社会面巡控、单位守控、农村防控相结合的防控体系建设。加强治安队伍建设,完善城区网格化巡逻工作机制。加强外来人员管理和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中。抓好出租私房管理、中小旅馆整治,加强对闲散青少年、吸毒人员的教育管理。继续做好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积极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区委区政府2005年工作要点(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