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大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以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宣传组织发动,整体协调推进农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依靠自己双手建设美好家园。到2010年,全乡24个行政村全面建成文明生态村,其中有80%达到精品村标准。二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点巩固和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大力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快农村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投入,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乡、村两级卫生院(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解决好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全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有效解决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对“五保户”、困难户等特困群体的救助政策;完善农村低保制度,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生活和养老保障制度。
(四)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建立和完善调解、处理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反应机制,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健全和完善基层治保组织和群防群治网络,提高社会整体防范水平。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并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创建“诚信平安乡镇”活动,努力创造文明法治、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社会环境。
2006年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乡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全乡2006年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团结和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农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工作为重点,以强乡富民为目标,牢固树立“项目为纲、环境为本、科学发展”的思想,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紧紧围绕“三个确保”即:确保全乡社会稳定、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确保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农民增收的发展思路。在工业上,继续实施“增、减、转”战略,即增加“高科技、高附加值,节能环保”项目的引进,减少“高投入、高能耗”资源依赖型项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工业技改投入,优化经济结构。在农业上继续实施“扩、缩、增”的结构调整思路,推进全乡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科技含量,大力推广优种良法,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主要经济发展指标
——生产总值达到96360万元。比上年增长32%。
——财政收入12780万元,比上年增5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490万元,比上年增长 26 %。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00元,比上年增长18%。
二、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优化环境,狠抓项目,确保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充分发挥全乡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增、减、转”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加大协调配合力度,为客商提供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吸引更多的客商来乡创办各类经济项目。坚定不移地实施民营经济带动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调整、大提高,推进民营经济上总量、上水平,进一步增强跨越式发展的支撑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乡”战略,将重点培植机器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包装印刷等产业。特别是抓好以下重点项目建设:
(一)老辛庄多孔砖厂,投资880万元,目前已完成了土地租用协议的签定,土地平整等前期准备工作, 投资200万元定加工设备一套,目前,北京的技术人员正在该厂进行指导,项目完成后可新增产值1500万元,税金200万元。1月份开工,3月份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