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其他村民小组加大旧村改造力度,以整治脏、乱、差为切入点,重点放在搞好村内硬化、绿化、美化、净化的“四化”上,消除私厕,建盖灭害化公厕,规范“三堆”,使农村人居环境朝着文明、卫生、舒适的方向发展。
(四)社会和谐化
(1)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标语、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三村四化”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小康步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社会各界能人志仕参与、支持投入到这项系统工程上来。
(2)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扩大广大党员群众对“三务公开”、新村规划安置、旧村改造、卫生管理、绿化美化、公共设施建设等工作的知情权,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3)以“平安村组”的创建为契机,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强化村组群防群治体系的建设、巩固和完善,加强村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排查、纠纷调处工作,有效降低社会不稳定因素和上访事件的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定有序的良好环境。
(4)严格控制无计划超生二胎,加大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办证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出生率,把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5)搞好教育事业,继续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贯彻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知识,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学习好普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搞好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法律意识,提高村民的文明程度,养成健康向上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使全村精神文明健康发展。
(7)经常了解掌握群众的疾苦,关心他们生活、生产,把农村社会低保、救灾救济落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