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年度森林防火工作安排(2)
2010-06-18 07:39
(四)完善预案,不断增强森林火灾的扑救能力
1、完善森林火灾扑救预案。要求预案切实可行操作性强,并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2、建立健全镇、村应急扑火队伍。镇级应急扑火队50人,由镇基干民兵和镇村干部组成。村级应急扑火队伍不少于20人。由村组干部、年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村基干民兵组成,企业和施工单位义务扑火队伍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所有应急扑火队伍均服从镇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调度。
3、做好扑火物质准备。镇村两级要配备必要的扑火工具,确保每位扑火队员人手一件。
(五)落实制度,进一步提高森林防火管理水平
1、森林防火期内领导带班和干部值班制度。在森林防火期内,镇政府严格执行副科领导带班巡查制度,并实行24小时值班。各村及重点防火单位要安排专人值班,做好值班记录并保持通讯畅通。
2、实行防火期内每日火情报告制度。即防火期内单报(每日下午17:00时);防火戒严期或高火险天气双报(分别为14:00时和17:00时)。火情报告内容为:有无火情发生、火情起数、起火时间、过火面积、损失及伤亡情况等。
3、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在森林防火期内,原则上禁止一切野外用火,特殊情况确实需要的,必须经镇政府批准。在森林防火期外,村民需要生产性野外用火的,由农户申请,村(居)委会批准,并派护林员到场监督。
4、森林防火工作目标考核制度。根据区森林防火工作目标考核暂行办法,结合本镇实际制定镇考核细则,对各单位防火工作进行年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基础性工作和硬性指标。基础性工作包括森林防火责任落实、森林防火宣传、基础设施建设、野外用火管理、扑火队伍建设、火灾预防和扑救预案执行、防火规章制度建设、火灾报告制度和工作创新等9个方面。硬性工作指标包括森林火灾发生率、查清率、查处率、受害率等项内容。
(六)特殊区位和资源条件决定了我镇森林防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各防火责任单位:
一是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紧紧围绕区森林防火工作会议要求,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全力抓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二是要进一步落实森林防火的各项措施,不断加大防火宣传教育力度,以“八个一”等行之有效的措施管住野外火源,做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预案,及时妥善处置火情。要针对防火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找准差距,研究对策完善预案,并严格按照预案要求,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职责,群策群力,超前准备,确保突发火情能够及时处置,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四是要进一步严格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坚决杜绝脱岗、漏岗现象,时刻保持信息畅通。一旦发生火情必须立即上报,凡迟报、瞒报火情,贻误扑火战机,造成重大损失的,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五是要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森林防火的基础工作,近年来组建的护林防火队伍,绝大多数队员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和确保全镇森林资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镇森林防火任务重,压力大、形势严峻,因此各村(居)一定要切实严格按照《汤口镇护林员管理考核办法》的要求,大胆管理,严格要求,努力把护林防火队伍建设成为一支作风过硬、训练有素、业务精通、善于管理、敢于管理的队伍,让领导放心、群众满意。
2006-2007年度森林防火工作安排(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