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全国爱卫会《关于进一步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决定》要求,强化农村爱国卫生工作,以卫生创建、农村改水改厕和健康教育为抓手,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以村容整洁为目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区政府、爱卫会各有关委员部门,要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强镇村道路建设及公厕、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建设,认真做好垃圾、污物、污水的收集清运处理。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认真解决当地存在的脏、乱、差问题。
(二)以改水改厕为突破口,争创卫生先进村。各县市区政府、水利和农业部门要抓好相关涉农改水改厕项目的有机结合与捆绑实施,要引导农民消费观念的转变,积极主动开展改水改厕工作。要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安全饮用水和卫生厕所的覆盖面。积极抓好农村户厕改造示范村建设,凡有改厕项目的县市区要落实配套资金,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达到项目验收标准。要加强农村饮用水源的保护和农村自来水厂(站)的管理。要通过开展亿万农民健康教育促进行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改水改厕、除“四害”的实际成效创建一批卫生先进村。
(三)以创建卫生镇为载体,促进农村卫生面貌的改观。大冶市、阳新县、西塞山区政府要选择规模较大、功能较为完善、经济发展较好、辐射面较广的乡镇,开展各级卫生镇的创建活动,树立典范,带动广大农民卫生意识的提高和卫生行为的改变,进一步推动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对已建成的省、市级卫生镇,各有关县(市)区爱卫会要加强日常监管,防止滑坡回潮。市爱卫会将不定期的进行明查暗访,并组织交叉检查,以巩固提高卫生镇创建质量和管理水平。
五、以组织建设为保障,推动各项爱国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爱国卫生工作是政府组织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加强爱卫会自身建设,着力提高工作效率。要不断健全爱国卫生工作网络,进一步履行好爱卫会的议事协调职能,健全爱卫会委员例会制度、委员部门联络员会议制度和委员部门向市爱卫会报告工作制度,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各项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各部门量质化目标考核体系,切实加大对目标任务的跟踪、服务、督办检查力度,搞好动态管理考核工作。各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爱卫办机构建设,强化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职能,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落实人员和工作经费,以适应新形势下爱卫及创建工作的新要求,努力开创全市爱国卫生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