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4)

2018-09-20 11:08

2.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校级领导班子建设。校级领导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凡是学校管理的各项规定,都不折不扣地做到,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积极参与学校的科研工作,拥有一份教改试验田,密切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动态,掌握教育教学主动权;二是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学校将建立健全中层干部岗位目标责任管理,提高管理干部的规范意识、创新能力和落实之功。三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将按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和学校《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考评,加强班主任的理论学习,增强班主任工作中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幸福感,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推进有效教学中的促进作用,积极探索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开展先进班主任事迹交流会、班主任例会、班主任工作论坛等活动,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打造一支品行优秀、能力较强、工作踏实、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

3.重视教师专业成长。要建设学习型学校,促进教师自觉终身学习;以“五生”研究为抓手,切实实施校本培训;以区教师发展中心课题组和相关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从大力培育骨干教师群体等方面入手,大力加强教师教育工作。积极鼓励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和五级梯队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进一步提升全校教师的理论修养。继续开展“青蓝工程”结对帮扶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各级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本学期将举行第五届“五四杯”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从粉笔字展示、朗诵、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等方面,全方位的展示我校青年教师的风采。

(二)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坚持立德树人、提高质量的基本导向是学校工作的聚焦点、着力点和落脚点。

1.加强德育工作领导。建立校长(书记)、分管德育校长、德育处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统筹学校德育工作,保证德育渠道和德育计划的实施。

2.班主任培训常做常新。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关注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议,为班主任工作排忧解难;进行中队观摩研讨活动,为年轻的班主任(辅导员)老师指点方法,提供平台;根据班主任工作状况,实施切实有效的班主任工作培训与班主任工作绩效考核。

3.常规工作扎扎实实。开学初做好一学期集体晨会的安排计划,认真准备讲话稿;加强晨会、班队活动课的管理,定期组织主题班队会研讨课,形成合力,共同创造研究班队会、重视班队会的良好氛围;加强班主任工作计划和三簿一册的管理,期初发放到位,工作计划定期检查,期末统一归档管理;注重黑板报、学习园地、队角等的建设,定期进行不同内容的手抄报展示,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学习创设氛围。坚持养成教育,继续推进“三别、四带、五无”教育,使其成为“十好”的新内涵。

4.加强“绿色贝贝”品牌建设。近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与支持下,我校的“绿色生命”教育有了自己的模式,逐渐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本学期学校将继续推荐“绿色贝贝”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运用好大队委和刚创建的“四星级队室”,通过“绿色贝贝爱心基金会”“绿色贝贝广播电视台”“绿色贝贝回收站”“绿色贝贝种植园”“绿色贝贝监督岗”等五大机构的建设,深化“绿色贝贝”的内涵。利用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开展环境教育主题活动,让“绿色贝贝”从环保开始,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和领域,逐步打造“绿色贝贝”品牌。

5.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如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举行各种纪念、庆祝活动和必要的仪式,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基地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能力。

6.不断加强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为学校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学校定期,各班不定期的召开家长会,继续开展“爱心家访”活动,让社会和家长了解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形成教育的合力,同时我们在工作中要针对农村学校的教育现状,研究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本学期将创建“困难学生之家”,集中学校、社区、社会上的各种优质资源,关爱学困和家贫儿童。

(三)重视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加大课程管理与改革力度。一是学校领导班子每个成员或结合一个学科,或结合一个年级,或结合一个薄弱班级推门听课、现场评议,抓课堂教学有效性。规定中层以上干部每周随机听课不得少于1节,并和授课人及时交流,促课堂常规精细化。每月由教导处牵头,组织教研组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手册检查,及时通报,发现问题,限时纠正。二是深化课改抓突破。有序推进学校“微变革、微创新”行动方案实施,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微变革、微创新”交流研讨活动,不断激发全校教师深化课改的动力和智慧,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深水区”迈进。

2.以教学常规达标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是继续落实教师教学常规达标工作考核细则,坚持电子备课和传统备课相结合的模式落实教师的备课工作,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和辅导工作,突出教师在备课、上课方面的个性体现和创新实力,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二是制定系统的、科学的、周密合理的教学计划,建立学生档案,并做好跟踪调查,既要抓优秀率,同时也要严格控制低分率。三是加强教学质量的检测和监控,结合教学实际,适时组织对学科的教学质量调研,认真做好质量分析,每次调研教导处将反馈调研情况,与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不断总结、反思,提高教学质量。继续推进“一日督导”工作,让骨干教师组成的“草根专家”组走进相关年级,零距离接触常规管理、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方面,参与学校的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起到教育与反教育的目的。

3.加强“五生”课堂研究,拓展主题教研思路。主题教研是我们推进“五生”课堂建设的重要方式,教研的主题来自于各学科教学研究中的问题以及实践中衍生的新问题。各教研组要字学期初进行规划,围绕一个研究主题展开,其基本的形式是各教研组围绕“五生”研究,然后进行总结提升达成共识。研究的过程强调团队个体成员“自主参与”的意识和成员间的“集体协作”精神,从而促进个体与集体的共同成长,不断丰富“五生”内涵,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本学期,学校将继续进行“五生”课堂研讨展示活动,请学校五级梯队的教师上展示课,同时请青年骨干教师上研讨课,大家在相互学习中提升。

小学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2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