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抓特色,进一步创新德育工作思路,各年级学生管理初步形成自己的品牌。认真研究学校课改“导学稿、高效课堂”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考核更加科学、合理完善的新办法。德育处对年级组工作、班主任工作的制度要求,进一步提高其工作的实效性,使其发挥更大的管理作用。
四是抓培训,继续深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创办“绿洲德育论坛”,推行班主任导师制,分批次派班主任到区内外名校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聘请教育专家来我校讲学,践行“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理念,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促进班主任队伍较快发展,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德育工作队伍。
五是抓提升,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围绕“德育系列化方案”所确定的每月活动主题,启动“导学稿模式下的德育教育”校本课程前期开发试验。着力推进德育系列化课程化。积极探索每月一主题的德育系列化课程化实践的路径与做法。以存在的问题为本学期德育研究的重点,加强德育科研,注重对德育微课题的研究,逐步丰富学校德育工作系列化、课程化的内涵。加大对班主任的督导力度,继续要求班主任深入德育管理第一线,及时发现最前沿、最基层的管理问题,做到经验及时总结、问题及时纠正。
六是抓宣传,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用好学校门户网站、《绿洲》校报、《成长》学刊、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文化长廊、外媒报道、北师大专刊以及校外活动等宣传媒介和载体,多表扬宣传身边先进教师、突出学生的感人事迹,弘扬正能量,及时更新德育处网页信息,将最新的活动、最新的德育成果上传到网上;通过网络媒体的宣传,增强学校的影响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七是抓安全,认真抓好安全常规,切实加强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保证校园的安全稳定。积极争取安装校园监控设备,防止在教学楼内出现重大不安全事故;引导广大师生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学生在公共场所的自我保护意识,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细节之中。
三、具体措施:
措施一、思想上提升,通过学习和实践必须理清德育工作思路的123。
1、确立一种意识:一切为学生“快乐、成功、幸福”服务。强调一种职责: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贯穿一个主旋律: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试行一项制度:通过小组,让学生试行小组合作制度,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同伴自己帮,自己的班级自己管,充分信任学生的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能力。树立一批典型:评选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优秀团队干部和学生会干部、与校园之“星”。
2、建设两支队伍:加强师德教育和学生会干部管理,培养一支素质较高的德育队伍。
3、转变三个观念: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充分培养学生自主自律的学生文化;由原来的班级管理模式走向班级建设的德育模式。
措施二、以制度为保障,以落实为途径,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强化师德,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本学期,重点带领教师用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教育思想关注学校、关注班级、关注同事、关注学生。通过每周一次的年级组会议、每月一次的学部德育工作会、每学期至少一次的“绿洲德育论坛”等阵地,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规,增强遵纪守法、依法施教的自觉性,提高教师科学育人的水平。在以下几个层面上形成共识:集体和睦相处: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人人都受欢迎;人人有权参与:每个人都是学习、生活的主人,人人都应参与;共同互助合作,教育不是要筛选人、放弃人,而是培养人。
2.完善制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本学期在原有的德育工作目标、德育工作例会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完善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小组合作建设、班级创建评比方案。对班主任工作的过程及效果通过班级创建评比加以考核,力求使那些责任感强、工作效率高、工作效果好的班主任能突颖而出,劳有所获,从而在班主任队伍中形成良性竞争。
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与学习。坚持开好“三种会”,即每周一次主题班队会;每月一次班主任工作会;每学期2次的家长会。坚持落实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量化考核制度。
通过定期开展班主任例会,及时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加强和改进工作方法及措施,提升班主任的德育理论水平和班级管理经验。积极创造机会让班主任外出学习与邀请著名的班级管理工作者来校介绍经验,学习先进的班级文化建设理念,提升实践管理能力。
措施三、以创新为动力,以参与为导向,注重活动的实效性。
1、继续以“提升学生精气神让生命更精彩”的主线,用活动承载德育。本学期德育处要利用节假日,结合德育系列化,联合团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养成教育、安全教育、法纪教育、劳动教育、主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情操,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本学期共有五个月,针对每月的实际情况,确定主题,由于本学期的重要节日、纪念日中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为此,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适时地组织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学生的思想素质也在活动中得以熏陶。全程全细致化管理,让学生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自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和提升。牢抓每个月的主题教育,在突出主题的同时分化到各个小活动之中。通过演讲征文、主题班会、黑板报、社区实践、评优树模等各种活动形式,着力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思考、多实践,努力成为合格的现代社会小公民。
2、落实“学困生”优先发展战略,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坚持学校“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教育教学目标,坚决落实新课改中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继续抓好“学困生”转化和优先发展。把后进学生,特殊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列入到班主任日常工作中,要不断转变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既尊重学生个体,给予真挚的人文关怀,又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把这些学生跟全校党员教师加以配对,形成一帮一的互助小组。由指定的党员教师负责,进行长期的帮扶教育工作。
3、加强安全、法制和心理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不参与有害身心健康的电子游戏、不到网吧上网,重视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加强防范意识教育,积极创建安全文明的绿色校园。充分利用法制教育报告会、政治课、班会课、校会、国旗下讲话等进行普法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对于学生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学生,班主任要对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充分去了解,多谈话、多交流,对心理压抑的学生要及时联系家长,共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养成健康的心理,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完善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