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行政法学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探讨(2)
2012-08-28 21:52
二、法学专业的行政法课程内容设置
(一)全面讲授行政法学课程
法学专业是以培养学生的法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的专业,行政法学是法学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因此,全面掌握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是每一个法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具体到行政法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要把行政法学课程的全部内容都进行讲解,包括行政法学的本体理论、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救济等[2],以及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原则、制度、程序等。
(二)掌握行政法学基本理论
对于法学专业,尤其是法学本科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要掌握行政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特别是关于《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还要在学理上搞清楚作出如是规定的理由,要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反对作出现行规定的理由和根据。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甄别的基础上掌握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就能够使其比较深入地把握立法的精神和实质,以及可能存在的立法缺陷。行政法学的框架包括行政法学的行政本体论、行政主体论、行政行为论和行政救济论4个部分。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法学本科生,必须系统地掌握行政法学的这4个部分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三)剖析实际案件
行政法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学习和掌握行政法律法规的立足点和根本点在于应用。因此,在学生无法亲历案件的情况下,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讲授专业知识,分析知识要点,促进能力增长,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案例中得以吸收、消化和掌握知识。此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多方面了解办案实际,包括从媒体报道的案件、周边环境中发生的案件、旁听法庭审理等多渠道了解办案实际,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和锻炼综合运用能力。
三、公安类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
(一)以运用为目的
目前,我校招收的公安类专业学生,其就业面向的就是我省各级公安机关,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适应和服务于公安实践是公安教学的重点,当然也是行政法学教学的重点。从毕业生反馈的情况看,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答实践中的疑难问题不仅是他们自身的愿望,也是基层公安机关领导的期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重点放在具体运用这个环节,不要在理论问题上过多纠缠,不对纯学术问题进行阐述,要着力解决现在法律适用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总之,用得上的内容多讲、讲深、讲透;用不上或者说一时用不上的,可以留待以后合适的机会加以补足。
(二)以执法为旨归
当前,公安行政执法常见的案件是打架斗殴、赌博、卖淫嫖娼、吸毒、轻伤害等。要把行政法学的教学与公安实践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把公安民警办理前述五类案件中的难点、重点梳理出来,从执法程序、执法措施、实体评判、程序运用、法律文书、卷宗处理等各个环节加以细化和深化,结合行政法律的基本知识加以讲解,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记得牢、用得上,切实以执法现实为依旨。落实到行政法教学中,就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等章节是讲授重点,要把这些章节的知识讲深、讲透。
(三)以行政原理为重点
公安机关从其工作内容上说,是刑事侦查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从其机关性质上说,是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是行政机关。因此,服务政府工作大局、服从政府领导是公安机关的义务。公安院校的毕业生在未来的公安工作中,很可能不是从事执法工作,而是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诸如办公室、政治部、监察室、后勤保障等行政工作,这些同样需要掌握行政法律的基本知识,包括机构的系列、公务员管理、监察知识、财务法律法规等。换句话说,工作中需要掌握的行政法律知识,就要在课堂上有所体现、有所涉及。因此,行政机关、公务员、行政监察等章节是教学的重点。 四、其他专业的行政法课程内容设置
浅谈对行政法学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探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