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就行政公务员自身来说,既是行政活动的详细履行者,同时又是国家的公民,又有其个人的特殊利益。由于手中的行政权利使其个人目标的实现更为等闲,这类权利的极易腐蚀性就会促使私欲的膨胀。假设没有高度的法律意识,那么手中的权利就会变质,从而导致行政权腐败的出现。鉴于行政公务员这类两重身份的性质,就必须加强行政公务员的法制教育,尤为是宪法教育,入步宪法意识。因为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有着以根本性为重心的概括性的法律价值,1切法律制度都蕴于在他的精神当中,并且宪法还明确划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力以及义务、国家机关的职责与权利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加强行政公务员的宪法教育,势必有益于行政公务员明确自己的身份与职责、明确个人与集体、国家之间的瓜葛,并按照宪法的精神行使职权,这便有效的避免私欲的泛滥,造就行政公务员的清廉形象,起到了宪法示范的作用,因此在无形当中也就推入了依宪行政的步伐以及保证了依宪行政的真正运行。
3、收场语
依法治国首先应该是依宪治国,而依宪治国又要尤为重视依宪行政,使国家行政机关、其他行政公务组织以及行政公务员严格按照宪法的划定行使职权,这是极为准确与首要的。从宪法学的角度讲,依宪行政使行政权在宪法的制衡下遭到规范与节制,保障公民的正当权益,这与宪法保障以及保护公民的权力的功能是极为至关的。再者,依宪行政夸张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宪法的条文及精神入行推行,势必有益于其他法律法规的制订与完美,这对于于我国的法制建设以及树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不无裨益的。
参考文献:
一. 韩大元:《论宪法规范的至上性》,载于《法学评论》一九九九年第四期
二. 方世荣著:《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
三. 杨解君:《行政主体及其类型的理论界定与探索》,载于《法学评论》二000年第一期
四. 张文献著:《法理学》,法制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
五. 葛洪义著:《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