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律师从政——窘境与前途(3)
2012-09-02 22:47
而在中国,执业律师中选全国人大代表在层次以及人数上的历史性突破是在第10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当然9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有执业律师五名,但他们均是从司法界、民主党派等阶层推选出的代表。而10届人大第1次有了四位直接从律师阶层推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加之上届连任的五名代表,目前共有八名律师跻身全国人大代表行列。
一、中国律师参政的必定性
律师走向政治、介进政治是社会发铺到必然阶段必定发生的社会现象,也是律师制度发铺到必然阶段的表现。法律是政治的产物,统治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法律。为了巩固统治阶级需要的社会瓜葛,树立有益于社会发铺的法律秩序,必须要有发达的律师制度。同时,通过律师的功能来到达消解社会矛盾,使社会矛盾在法律制度的框架内患上以解决,以防止社会动荡以至诱发社会革命。于是,律师与政治有着自然的联络。
现代的民主政治是繁杂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直接介进政治来表达以及实现自己的诉愿,它们必须借助自己的代言人来到达这1目的。律师作为精通法律的专业人士,是法律的详细应用者,其对于政治的介进能够更好地驾驭法律,以满足民众的民主诉求。
二、中国律师具有人数上的上风
中国律师业已经逐渐发铺成1个首要的社会服务行业.到二00四年六月底,全国有执业律师一一0一五0人,律师助理三0七八三人,律师事务所一一六九一家,约有二/三的律师集中在大中城市。这是1个庞大的职业群体,随着中国法治化入程的加快,律师在中国的政治,法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将施铺越来越首要的作用.
4、中国律师从政的为难与窘境
109世纪,德国法学家耶林喊出了“为权利而斗争”的口号,响彻1百多年,在今天的中国重提这个口号仍旧拥有现实意义。在当代中国,律师名义上是伸张正义、保护法律的尊严,但现实的遭受却很是为难乃至悲惨,中国律师从政任重而道遥。
(1) 历史以及文化传统上的窘境
“在法的题目上并没有真理而言,每一个国家按照各自的传统自定制度与规范是适量的。但传统并非老1套的同义语,不少改入可以在他人已经有的经验中汲取源泉。”这说明在法的存在方式上自身就有着多元性,但当咱们纵观中国法制发铺的历史,不难发现,作为1个有着悠长的封建主义传统的国度,在历朝历代的法律生活中,人治主义的统治观念1直坚持到底,古人留给咱们的法律遗产除了了大量的专制传统外,自由、民主、人权的基因少之又少。而在“文化层面,中国文化表现出了以义的寻求压制利的欲念、以群的观念压制个体意识、以国家权利压制个人权力的强韧趋势,……” 在今天望来,中国封建时期构成的诸多法律思惟大多与现代政治文明中所请求的民主政治、法治、人权相往甚遥。而这些历史的、文化的传统至今还影响着中国人,有时乃至根深蒂固,仍在中国现代政治文明建设中与法治建设产生冲突。
同时,在古代中国律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不高,律师被贬为“讼棍”;近代以来,律师职业在中国现代政治以及社会组织的构成时代基本没有施铺作用,并由此导致人们对于律师职业的陌生。北京市民不太了解律师行业占一0.三%,另有五六%表示不太了解,了解群体相对于于于不了解群体更加年轻,文化程度越高,对于律师行业的了解程度越高。 可见,即使是在中国逐步迈进现代法治的今天,良多中国老庶民仍旧不了解律师这1职业的特殊意义,律师在老庶民的心目中仅仅是“提供法律服务的个体户”,根本不可以以及法官、检察官等量齐观。律师职业患上不到人们的认同。本文来源于免费范文网 ,2012年最新免费论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律师从政——窘境与前途(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