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相似,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分层方法也可用三层结构描述, 但第三代系统需要同时支持电路型业务和分组型业务,并允许支持不同质量、不同速率业务, 因而其具体协议组成较第二代系统要复杂。
三、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制式
在标准征集的过程中, 世界各国的电信制造商都积极准备,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开发和研究, 我国也积极探索提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提案。经过一段时间的筛选, 一些国家提出的标准先后出局, 剩下了几个影响比较大的标准草案, 包括由欧洲和日本支持的WCDMA 标准, 美国支持的c dma 2000 标准, 以及由我国大唐集团提出的TD- SCDMA 标准等。在技术上, 由于各个标准草案都是理论上的系统, 没有哪个系统占有绝对的优势, 而在政治上, 各个国家和地区竞争互不相让, 各公司之间的竞争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我国提出的标准——— TD- SCDMA 在这一过程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一方面, 我国的TD- SCDMA 在技术上有着巨大的优势: 第一, TD- SCDMA 有最高的频谱利用率。因为我国标准是一种时分双工( TDD) 的移动通信系统, 只用一段频率就可完成通信的收信和发信, 而WCDMA 和c dma 2000 采用的都是频分双工( FDD) 的移动通信系统, 需要两段不同的频率才能完成通信的收信和发信。第二, TDSCDMA采用了世界领先的智能天线技术。基站天线可以自动追踪用户手机的方向, 使通信效率更高, 干扰更少, 设备成本更低。第三, 我国政府和运营商给予我国提出的3G 标准以巨大的支持, 同时, 大唐集团也采取了广泛的联合策略, 使这一起步较晚的标准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经过艰苦的努力, 2000 年5 月5 日, TD- SCDMA 被I TU 正式批准为国际标准, 与欧洲和日本提出的WCDMA 以及由美国提出的c dma 2000 标准同列三大标准的行列。之后, TD- SCDMA 又被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 组织正式接纳, 成为全球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选择方案之一。
在全球, 经国际电联( I TU) 确认的三大3G主流标准分别为: 由GSM延伸而至的WCDMA; 由CDMA 演变发展的CDMA2000 ; 中国大陆大唐电信和德国西门子合作开发的全新标准TD- SCDMA。
四、我国3G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于2004 年实现了在TD- SCDMA 终端核心芯片领域的群体突破。从2004 年4 月至今, 陆续有展讯、凯明、T3G、大唐/ ADI 、重邮信科相继推出了终端基带芯片, 目前已开发的芯片经过各项测试, 设计达到预期目标。截至2006 年底, 我国已经有基于上述几款芯片的数十款终端、数据卡研发成功。伴随着TD- SCDMA终端芯片领域的群体突破, 我国TD- SCDMA 终端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也步入了快车道。经过TDSCDMA产业化专项测试的检验, 这些终端的通话功能已经基本稳定, 目前正在进行复杂环境及切换、数据业务的测试。
参考文献
[1] 卢孟夏等.通信技术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杨大成等.cdma2000 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