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石粉:由天然滑石经干法、湿法粉碎或高温煅烧而得,是六方或菱形结晶颗粒,粒径为1.3-149um。其化学组成为水合硅酸镁。用做橡胶填充剂、增容剂、隔离剂及表面处理剂。
硅灰石粉:由天然硅灰石经选矿、粉碎制得,粒径为3.5-75um。其化学成分为偏硅酸钙。用做橡胶填充剂和白色颜料。
云母粉:由天然云母矿石经干法、湿法研磨制得其化学成分为硅酸钾盐。用做橡胶填充增量剂。绢云母有补强效能,可替代部分半补强碳黑使用,还可用做隔离剂。由于它属单斜晶系,其结晶呈薄片状,能提高橡胶的阻尼性能。它有良好的耐热、耐酸性能和电绝缘性能,还有防护紫外线和放射性辐射的功能,可用于特种橡胶制品。
石棉:由天然石棉矿加工制成,其化学组成为含镁、铁、钠的硅酸盐,呈纤维状结晶。它对橡胶有补强作用。突出的优点是隔音、隔热、耐酸、耐碱和绝缘,也可用做隔离剂。
长石粉:由天然花岗岩经浮选,除去二氧化硅、云母后再经研磨制得。其化学成分是无水硅酸铝,随其钠、钾、钙氧化物含量不同分别有钠长石、钾长石、和钙长石,用于胶乳不破坏皂液性质,能防止附聚作用。亦可用做丁苯橡胶和聚氨脂橡胶的填充剂。
煤矸石粉:由天然煤矸石经研磨而得。其化学组成类似高岭土,即为氧化硅和氧化镁的混合物,唯挥发成分高达27%。有半补强效能,俗称硅铝碳黑。易混入橡胶,分散性好,可替代部分碳黑做补强剂使用。
海泡石粉:由天然硅酸镁黏土矿经精选、深加工制得。其化学组成分为氧化硅和氧化镁的水合物,含少量铝和铁氧化物。在浅色橡胶制品中用做补强剂,性能仅次于白碳黑。
凹凸棒土粉:由蒙脱石等硅酸铝镁类矿物精选加工制得。其化学成分为硅、铝氧化物,含少量铁、钙、锰氧化物。白色纤维状结晶,表面有凹凸沟槽,故得此名。是半补强类型填充剂,能使压出压延胶料表面光滑。
碳酸钙类:主要有重质碳酸钙与轻质碳酸钙,是橡胶工业中用量仅次于陶土的矿物材料,其用量约占无机矿物填料总量的27%。
重质碳酸钙:又称重钙粉,是由天然大理石、石灰石、白垩、方解石、白云石或牡蛎、贝壳等经粉碎、风选到一定细度制得。按粒径大小重钙粉可分为不同的品种,如三飞粉、四飞粉等。 重质碳酸钙粒径一般在10um左右。用于橡胶主要起填充增容作用,无补强效能。
轻质碳酸钙:又称轻钙。粒径在0.5-6um之间,经化学沉淀法制得,有微弱的补强效果。轻质碳酸钙按其粒径大小分为普通轻钙、超细碳酸钙、纳米钙,超细碳酸钙、纳米钙粒径在0.01-0.1um之间,有较好的补强效果。
二.我国无机填料品种和产业存在的不足
我国目前的无机填料生产企业多是由原先规模较小的乡镇企业转化而来的民营企业,因此,大多存在规模小、技术弱、创新慢、层次低的通病,而这些不足带来的另一个通病是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致产品的附加值低。目前在橡胶企业中使用最多的水洗硬质陶土的价格基本上在600元/吨以下。产品的低附加值,致企业无力在产品的技改上加大投入,也缺乏引入高素质人才的热情,使陶土生产企业始终在低水平层次上苦熬日子。而同样的水洗陶土产品,在国外,由于进行了特殊的生产工艺及后续加工,陶土的价格超过3000元/吨,特殊的产品如用作橡胶胶片隔离剂的预处理陶土,售价甚至超过6000元/吨。
反观国内的陶土生产企业,除了行业恶性竞争带来的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更有假冒、劣质产品充斥市场,更劣化了行业的生存环境。笔者曾在一家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发现填充了大量砂子的劣质陶土。这些假冒、劣质陶土,不仅损害行业产品信誉,更毒化行业产品的应用市场。
碳酸钙行业的处境比陶土生产企业略为好一点,但陶土行业存在的“二个通病”同样存在。之所以目前的碳酸钙行业的处境比陶土生产企业强一点,是因为碳酸钙行业还能吃到原先行业中有较高比例的国有企业的甜头,如原先的上海碳酸钙厂、浙江菱湖轻钙厂、黄石碳酸钙厂等一批国有企业,由于技术力量较强,加上行业技术交流多,使碳酸钙行业的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10年以内,典型的例子如日本在70年代中期开发出准纳米轻钙——白艳华-C与白艳华-U产品,上海碳酸钙厂在80年代初也开始生产同类产品“活性轻钙”与“超微细轻质碳酸钙”。但是,随着国有企业的倒闭与转制,行业技术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行业技术交流名存实亡,我国碳酸钙行业与国外企业特别是与日本的碳酸钙企业的差距迅速拉大,以纳米碳酸钙为例,在日本,纳米碳酸钙在轻产品中的比例已超过70%,而国内的比例还不到5%,而且占有相当比例的国产的纳米钙的品质存在不足,不能与进口产品比较,以致,我国虽然已是轻钙的产量大国,但高端的轻钙产品还是靠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