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配电自动化的发展(2)
2012-08-27 23:46
用户这一层次上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因为各种各样的用户是电力系统的主要对象,他们的需求对于电力系统来说是很重要的。由于电能自身的特点,导致了电力系统中的能量必须产多少就用多少,即电厂所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必须同用户的有功和无功需求相适应,否则电力系统的运行就会有所影响,可能会导致同步发电机的转速发生变化,输配电线路的电压发生变化等等。所以必须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制定发电计划,使系统保持稳定。
3 当代配电系统的发展方向
当代的配电系统自动化正从“多岛自动化”走向系统集成,并受到电力市场发展的影响。
国内近年来对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引进和开发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问题,比如全盘引进,不合国情,价格昂贵;利用重合器,动作频繁,与保护配合难,且价格高;寻找短路故障时间较长,不能寻找接地故障区段,没有寻找断线故障功能,变电站出线开关需要改造等。
配电系统“多岛自动化”,包括以下一些单项自动化:SCA-DA/DMS系统、负荷控制系统、电量计费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环网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系统。
这些单项自动化,以信息专用、功能单一和互不相连为特征。早期这种单项自动化不多时,问题还不突出。随着这种单项自动化分别自行发展和数量不断增加,势必带来功能相互重叠、信息未能共享、通道不能公用等弊端。
当然,有些单项自动化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通过接口和数据的转换可以实现系统的有缝集成,就像过去一些调度中心把在线运行的SCADA和离线管理的MIS通过网络通信关连在一起那样。但这种有缝集成系统参与信息共享时的运行效率、使用水平和方便性将有所降低。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开放系统结构(OSA)和有关操作系统、数据库、用户界面和通信的各种国际标准,为实现系统的无缝集成提供了可能,这也是配电系统“多岛自动化”走向系统集成的基础。
配电系统自动化的系统集成,不仅是有关系统的互连。重要的是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功能的互补、通道的公用等。与多岛自动化信息专用、功能单一和互不相连不同,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以信息共享、功能综合和无缝集成为其特征。
浅析配电自动化的发展(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