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优先助推城市交通向大众化转型(2)
2012-08-27 23:47
城市交通的大众化转型
发展公交都市,是落实公交优先战略的关键平台,是推进城市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交通从贵族化向大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因为,城市不是少数人的城市,城市交通也不是小汽车主导的交通,不能只为少数人的安全便捷出行服务。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城市是大家的城市,城市交通是公共交通主导的交通,要为所有人的安全便捷出行服务。发展公交都市,推进城市交通向大众化转型时,需要但不限于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倡导以公交为导向的城市规划模式
规划是先导,有了好的规划,公交都市建设就有了好的开端。近些年,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一些城市采用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围绕公共交通进行城市规划,取得了很好效果,值得借鉴。我国城市新建城区和社区可以考虑优先规划公交设施和公交线路,再围绕公交设施和公交线路设计城区和社区布局,为市民优先选择公交出行提供便利。老城区在改造时也可以考虑以公交为导向进行规划,合理引导出行客流。
量力而行发展地铁
地铁运量大,又不占用城市道路资源,因此发展地铁被公认为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灵丹妙药。许多大城市编制了地铁发展规划,已经或正打算往地铁建设和运营上倾注大量精力、投入大量财力。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地铁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不是任何城市都适合兴建地铁,而且能修建地铁的城市也需要地面公交与之配套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此外,还要警惕把没有小汽车的人们赶进地铁、把城市道路留给小汽车一族的思维倾向,毕竟城市道路是大家的道路,不是拥有小汽车一族的道路。
把公交专用道通到家
越来越多的城市把发展公交作为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其实,治堵不是把人们都分流到地铁上和公共汽车里,也不是把城市道路让给小汽车,而是把城市交通资源更多地分配给城市公交,要使小汽车为城市公交让路。
具体而言,就是一方面尽可能多地建公交场站,尤其在市中心和出行密集区要兴建公交枢纽站,还可以考虑把部分小汽车停车场改建为公共汽车停车场;另一方面大量增设公交专用道,只要有两个车道的路段都可以把其中一个车道改设为公交专用道,确保公交专用道形成网络,让公交专用道通到住宅小区门口。还可以在部分客流量大、条件允许的道路上设置双车道公交专用道,根据道路和客流条件,合理设置路中式、路侧式、复合式公交专用道,甚至可以探索将部分城市道路改设为公交专用路,在高峰时段只允许公交车通行。
也就是说,发展城市公交的结果可能会在短期内表现为非公交专用道比以前更加拥堵,这时就需要城市管理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与其让所有车道都堵起来,不如让公交专用道先通起来。只要公交专用道通了,自然能够吸引更多人乘坐公交出行,非公交专用道也会逐渐变得畅通起来。长痛不如短痛,关于公交专用道这个问题,需要城市管理者有魄力、下决心,坚定不移地在城市道路上优先设置公交专用道,把公交专用道逐步推广开来,并妥善处理公交专用道与非公交专用道之间的关系。
大力发展公交车辆产业
公共汽车和地铁车辆是城市公交的主要工具,公交都市的繁荣需要大量的公交车辆作为支撑。在产业政策等方面可以对公交车辆生产企业给予鼓励和支持,引导企业大量生产符合市民安全便捷出行的公交车辆,在税收等方面可以对公交运营企业给予倾斜和优惠,鼓励企业购置公交车辆,提升公交运载能力,确保每一个市民在公交车辆中都有一个座位。此外,还可以在产业政策、税收减免、技术研发等方面对新能源公交车辆提供大力支持,促进新能源公交车辆的推广应用,让本来已经是节能先锋的公交系统变得更加节能、更加绿色。适度限制小汽车产业规模
小汽车的普及程度固然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生活水平,但是小汽车产业不能高歌猛进,不能脱离城市实际过快发展,毕竟城市承受不了小汽车之重,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够为每一个市民都提供一个小汽车车位。在大力发展公交车产业的同时,需要采用提高税收、控制信贷等手段,适度限制小汽车产业规模。也就是说,建设公交都市,优先发展公交,还意味着要优先发展公交车产业,并限制小汽车产业,从产业源头上给予公共交通优先支持。
公交优先助推城市交通向大众化转型(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