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城市排水系统新思维(2)
2012-08-28 00:00
在进行排水管网的规划时,要把雨水、污水的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结合起来,逐步转变目前的雨、污水合流制或不完全分流制系统为完全的分流制系统。雨、污水的分流有利于对不同性质的水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和控制,有利于雨水的收集、贮存、处理和利用,避免洪涝灾害,增加城市可用水资源,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城市面源污染。 1.污水处理厂的选址与数目
按照传统规划方法,污水处理厂厂址要根据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目标、城市布局、受纳水体功能及流量等因素来选择,一般尽可能地安放在各河系下游、城市郊区。但是这种系统布局使污水厂距离再生水用户较远,需铺设的回用水管网费用相应增加,不利于污水的资源化。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建设大型的污水处理厂可以发挥规模效益,降低建设费用和日常运行费用,但这种观点并没有考虑到污水回用的因素,如果考虑再生水的回用所需铺设的输水管道、提升泵站等费用,考虑改善城市水环境以及因为污水回用减轻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负担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城市污水厂的数目不应拘泥于传统经验,而应该依据城市实际中水回用的需要在适当位置建设合适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使得整个城市形成大、中、小,近、远期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这样,既有利于污水回用,又减轻了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负担,易于实现分期建设,符合我国当前国情。
四、技术经济分析
在进行经济分析、方案比选时,在满足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前提下,除要考虑费用与技术等因素外,还应考虑该方案是否有利于实现污水资源化——既是在原有技术经济分析因子的基础上,增加“促进污水资源化”和“环境质量的改善”这两个重要的比较因子。虽然目前我国投入到污水厂建设的资金较为有限,要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地实现污水资源化还需要一个认识过程,但是必须注意到这将是解决我国水问题的有效途径。应该从现在开始在有条件的城市和地区率先实现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要努力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水回用途径和相应的处理方法。
在各地污水处理厂建设方案的比较中,应从长远观点考虑该方案实施之后,对于解决当地水污染、缓解水资源短缺是否具有最大贡献,全面统筹考虑方案的短期、长期的费用效益比,以便选择一个真正有利当地水环境好转的优化设计方案。
五、结语
解决我国水危机的方针,应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水污染治理和节水,是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在发展供水的同时,同步发展排水和污水处理,才能保护水环境,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可能。排水系统是水循环中水质与水量的连接点,再生水利用是良好水循环中质与量的桥梁。污水的资源化、污水的再生和利用既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又有效地保护了水环境,有利于实现城市水系统的健康、良性循环,从长远来看,这将是有效地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的优化途径
参考文献:
[1]尹鸿祝,张涛.李岚清在天津考察工作.解放军报.2002年10月15日 第5版
[2]张凤礼.浅谈我国城市排水建设与发展.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5
[1]张忠祥,钱易.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郝明家,王莹.城市水污染集中控制指南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浅谈我国城市排水系统新思维(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