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快速公交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作用(2)
2012-10-26 23:52
相同投资下地铁系统与快速公交系统建设范围
2 我国大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和存在问题?
在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的过程中,我国的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从城市空间结构形式上来看,大部分城市都是“摊大饼”型的单中心同心圆圈层结构(图1)。这种特征最突出的城市如北京市。?
图1 单中心同心圆圈层结构
图2 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和空间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单中心同心圆圈层结构的城市空间向四周无序蔓延,呈现出“摊大饼”式的土地利用模式,这样便给城市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中心交通拥挤。由于大量的第三产业和就业人口向市中心集聚,使出入市中心的交通量增大,引起市中心交通拥挤。?
(2)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由于市中心人口过分密集,绿地面积减少,基础设施缺乏,污染严重,人均居住面积狭小,导致市中心环境质量的下降。?
(3)市中心发展缓慢。由于市中心地价过高,建设成本昂贵等因素抑制了市中心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发展,西安市的社会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和城市交通出行增长迅速。因此,西安市提出了新的规划方案。?
整体布局为:采取拉大城市骨架,发展外围新区;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降低中心密度,保护古城风貌;显山露水增绿,塑造城市个性;南北拓展空间,东西延伸发展的城市布局原则,城市未来主要向西南、东北方向发展;远期主要向北跨过渭河发展。?
布局形态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未来西安城市将按照九宫格局、虚实相当的总体结构,形成几个外围副中心,即在西南方向形成以户县为主的副中心;在东北方向形成以新筑、临潼为主的副中心;在北部方向形成以阎良为主的副中心;在渭北方向形成以高陵(跨过渭河)、泾河工业区为主的副中心;在南部方向形成以长安为主的副中心。?
3 国外城市发展BRT系统的经验?
巴西库里蒂巴市建设BRT系统的经验:?
巴西库里蒂巴市是联合国推荐的 “公共交通示范城市”,该市完美的公共交通网络已使城市中75%的居民上下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早期城市总体规划中,该市确定了5条“交通中轴线”,采用了以交通发展带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TOD模式,城市人口集中于这些干线附近,公共交通也因此发挥了主力作用。库里蒂巴的BRT系统的公交线网由快车线、区间线和支线组成,不同性质的线代表不同的客流量,并以不同的颜色区分。库市的透明桶式候车亭也独具一格,乘客进入此亭事先交费,车辆到站后无需交票直接上车,站台与车辆地板齐平。库市公交车辆以大功率、大容量为主,车门为3~5个,在支线上开辟一些小公共汽车作为补充。库市现有公交线路340多条,开设公交专用道60多公里,而且形式多种多样,标志十分引人注目。库市发展BRT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在运营上采取了单一的收费政策,允许乘客向各个方向免费换乘。?
这个市的骨干网络完全建立在快速公交系统之上。这一具有战略眼光的举措,为库市政府节省了巨大的交通投资与开支费用。库市政府利用这些节省的资金,大力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由于快速公交的运营成本较低以及库里提巴市政府对公交的额外补贴,因此库市的公交系统使得低收入居民用于交通的费用约占他们收入的10%。目前,在中国推广快速公交系统对减轻城市的财政负担以及降低居民的出行费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4 西安市现有的城市结构和交通现状?
4.1 西安市的城市结构?
西安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是在50年代完成的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西安城市发展现状来看,一环之内(旧城区)无论是建筑密度或人口密度均较高。一环二环之间已被填满,唐大明宫、小雁塔等遗址及文物建筑的保护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日趋困难。除了环明城墙的绿化、道路绿化外,城市公共绿地数量少、面积小,5个公园中仅兴庆公园面积较大。随着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城的建设,加上50年代第一次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的城东、城西两大块,现在二环路外侧已经建满,城市不断的发展,迅速向外拓展,三环的建设已经包围了秦阿房宫、汉长安城等众多古遗址。?
论快速公交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作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