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调水调沙分析与思考(4)
2012-10-26 23:55
对于中游水库群,利用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河口村等干支流水库的防洪库容调节洪水,有效削减超过下游堤防设计标准的洪水。
利用碛口、古贤、小浪底等水库拦沙库容拦减泥沙,大幅度减少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减缓河道淤积,降低潼关高程;利用以小浪底、古贤为核心的中游干支流水库联合调水调沙,恢复、塑造并维持下游河道4000~5000立方米每秒的中水河槽,长期减轻下游河道淤积,降低并尽量维持潼关高程。
加快古贤水利枢纽的建设是水沙调控体系的必要基础,也是“洪水资源化”的关键工程之一。
4.6 “大水带大沙”与洪水资源化
黄河调水调沙在来水来沙偏小年份,对河道主槽的冲刷作用有所降低,建议枯水年份可以暂停调水调沙。调水调沙应抓住并遵循利用自然规律与趋势而为之,不仅塑造洪水洪峰,还应充分利用“中常洪水”挟沙,抓住机会将是更伟大的治黄实践。
水沙调控体系关键之一是中常洪水的利用,也即“洪水资源化”的具体实施,是黄河长治久安的人类历史的宏伟创举。
从黄河水沙的特性来看,黄河下游有“大水带大沙”及“大水出好河”的规律,水沙搭配协调,充分认识并利用自然规律,可能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所以探讨黄河中常洪水的“洪水资源化”利用,实施大规模调水调沙将有可能使调水调沙事半功倍,小浪底水库减少减缓淤积,遵循自然规律与趋势而为之,充分利用协调“中常洪水”挟沙,并抓住机会将是更伟大的治黄实践。同时,利用滩区洼地临靠大堤的沟道进行人工放淤,标准化堤防的建设使黄河初步形成了“相对地下河”,滩区放淤将有可能部分河段改变其出现的严重的“二级悬河”。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治理未来二十年的主要工程措施。洪水期,利用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的中常洪水,加上小浪底及时排洪叠加洪峰,使流量与含沙量相适应,“大水带大沙”,就可能取得最好的输沙减淤效果。小浪底水库借分洪调水之机集中排沙,利用大水排沙入海,延长小浪底水库淤积泥沙的时间,相应增加了水库极为宝贵的库容,研究其科学的调度运行方式,千方百计延长其淤积库容使用年限,更多的利用小浪底有效库容冲沙与防洪,又避免对下游河道淤积。
枯水年份水库或特枯水年份蓄水较少时,可以考虑暂缓调水调沙,水量用于发电与利用,同时水量不充沛调水调沙也很难达到其预期效果。
黄河调水调沙分析与思考(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