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确定了煤炭在能源战略中的主导地位后,借助于国家相关宏观调控政策的支持和煤电行业本身的产业结构优化,更好的理顺煤电关系,对于煤电走上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意义重大。以下就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对理顺煤电关系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煤电 关系 建议
一、继续推进煤炭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1.煤炭价格继续实行市场定价。坚持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等原则,进一步完善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计划经济时期,电煤的供应量、价格和电价都是国家说了算。从1992年7月试点放开煤炭价格,到2002年1月国家完全放开煤价,煤炭企业进入市场经济之中。每年的电煤供应量,仍然由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于是,在煤炭行业中就有了“计划内”用煤和“计划外”用煤的概念。1992年国家放开煤价的同时又对电煤实行政府指导价,煤炭价格实际上是放而不开,电煤价格水平一直很低。煤炭产品的主要需求者是电力企业,电力企业用煤是煤炭消费中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目前的煤炭消费中,火力发电用煤占我国煤炭消耗总量的60%以上左右,因此电煤价格对煤炭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实行电煤价格不分重点合同内外,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表明了政府彻底放开电煤价格的决心。但由于历史的惯性、部分地方政府的干预和发电企业集中采购的优势,目前真正意义上的相互协商确定煤炭价格的机制并未形成,与其它行业用煤炭价格相比,电煤价格最低。2003年1-4月,我国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为170.74元/吨,但同期销售给电力行业的平均售价只有137.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54元/吨。另在电煤价格上应充分体现出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损害成本和资源的稀缺性价值的煤价形成机制。如同煤集团的侏罗纪资源属于煤炭稀缺资源,产量逐年减少,安全投入和环境损害成本都很大,但由于其特有燃烧性能好,电厂都需配烧以提高效率,为电厂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电煤价格更应充分体现价值。从2004年以来,煤炭产运需衔接坚持改革方向,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基本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企业自主衔接资源、协商定价,较有利于煤电双方的稳定发展,从而促进和保障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2.树立煤炭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应逐步清理取消各地区、各部门现行煤炭生产、销售过程中征收的各类收费和基金设立的收费和基金,整合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越权针对煤炭企业性质相近、重复设置的行政收费和基金,推进涉及煤炭资源税费制度改革,减轻煤炭企业负担。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
电力改革也许会带来一些代价,中国的历次改革都是先付出代价,最终以丰厚的收益得以回报。彻底改革中国电力的供需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因无论电力供求形势如何,政府也不可能放任电力企业竞相降价导致亏损甚至破产倒闭,更不可能允许电价大幅上涨,使用户受损而电力企业牟取较高利润,这样发电市场的竞争状况虽然难以真实反映,也不能有效传导到用户,最终使竞争大打折扣,难以持续。所以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必须逐步形成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从供应方看,电力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电网为国有独资企业,产权单一。电厂尽管大都实行了股份制,但基本上是国有资产一股独大,外资、民资只占较小比例。从消费方看,我国企业、居民等电力用户自行承担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还未成长为真正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同时,社会各界对改革期望值较高,大都希望通过竞争降低电价,对困难和风险估计不足。在此背景下,电力市场的供求、价格等信号及风险难以正常传导,终端用户电价与市场竞价联动来共同实现。因此形成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是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必要途径。 三、全面推进煤电联营
理顺煤电关系的建议
2012-11-01 21:34
理顺煤电关系的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