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路施工的管理(2)
2012-11-01 21:43
此外,公路施工技术管理还包括设计公路施工准备阶段技术管理、公路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以及公路施工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等环节的管理,前提都是以基本原则为指导的。
2.1.1 公路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包括:①建立各级技术负责制。②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的管理制度。③建立图纸会审及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制度。④建立技术交底制度。⑤建立工程验收制度。 2.1.2 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就是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现场技术管理是整个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它包括:图纸会审;坚持按图施工;编制并优化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及时检查施工进度和计划执行情况,确保工程按期完成;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做好施工资料的积累和整理,确保与施工进度同步。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有严谨的态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工程的高质量、高标准按期完成。
2.1.3 公路施工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要组织试验人员进行以试通车为主的全面实验检查,填写竣工报告,组织预验收,完成交工报告和技术总结。竣工验收的工程必须符合合同约定的工程质量标准,必须符合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的合格标准,单项工程必须达到使用条件或满足生产要求。
2.2 公路施工的机械管理。公路建设采用机械化施工,是为了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的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在公路建设中如何最大化发挥机械效率也是施工的关键。施工中的机械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2.1 作业规范化:施工作业操作规范化。机械设备的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及使用说明操作使用设备,要求技术性与纪律性并重,必须严格遵守项目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实行“三定”制度,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每台机械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获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操作相关的设备;坚持持证上岗,严禁未经培训的非岗位人员操作设备。
2.2.2 安全教育经常化。工程施工安全出了问题,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处理安全事故,造成施工项目的大量经济损失,同时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为了消除一切对机械设备安全的不利因素,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施工企业要以多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考核,每一位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后,严格执行考核、持证上岗制度,根据工种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做到规范化施工、标准化作业,确保最终实现安全生产。
2.2.3 维护科学化
①预防检查日常化。实践证明,设备的大多数故障如能在日常检查中早期发现并采取措施,就能及时有效地防止突发故障的发生。为此要做好设备的预防检查,可由日常维护和巡检两个环节组成,日常维护由机械操作手来完成,主要内容就是“十字作业法”贯彻机械设备的整个进行过程,直到停机下班。巡检的工作由修理人员来做。项目部根据每个工地的实际情况,把所运行的设备具体责任到人,设立机械综检日志,并把每台设备的巡检情况与当月该设备的运行及维修情况对照,对维修人员进行经济上的奖励或惩罚。
论我国公路施工的管理(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