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技术分析(2)
2012-11-01 21:43
2 电缆敷设、接线及电缆通道安装
电缆敷设接线是电气安装工艺和质量的显著表征,其与电缆导管的敷设安装、电缆桥架的安装以及电缆防火工作都有着直接的联系,为此电缆通道、电缆敷设接线的施工方案作如下整体的考虑。
2.1 电缆通道安装要求
a.电缆通道安装前应对电缆敷设路径进行充分的校核,当设计深度不够时,应与设计院协商并做好处理;b.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托架支吊架的固定方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各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c.托架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d.梯架(托盘)在每个支吊架的固定应牢固;梯架(托盘)连接板的螺栓应紧固,螺母应位于梯架(托盘)的外侧;e.当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超过30m,应有伸缩缝,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伸缩缝处应设置伸缩缝;f.电缆支架全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g.电缆导管均应使用热镀锌钢管,其镀层厚度及质量必须严格把关。
2.2 电缆敷设的规定及要求
a.电缆敷设时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不明确时,以国标为准;b.电缆穿管敷设时,应适当使用润滑脂;c.电缆在支架或桥架上敷设时,其分层应满足设计要求,分层按电压等级依次为:高压动力电缆,低压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d.电缆敷设应排列整齐,尽量减少交叉,电缆沿线用尼龙扎带固定,尼龙扎带的绑扎方向应一致,排列应整齐;e.电缆标识牌的装设应符合承包商的要求,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等地方应装设标识牌,标识牌上内容应符合设计要求,标识牌应清晰不易脱落,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
3 接地装置施工技术措施
3.1 接地干线和接地极埋深均应满足设计要求。
3.2 作为接地网络干线的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m,接地体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m,接地体与避雷针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m。
3.3 接地干线、接地引线、接地极之间采用焊接连接,焊接前应清除焊接面的铁锈和污物,焊缝应平正且无间断,焊接完毕后应清除焊渣,并在焊接处涂以沥青漆。
3.4 接地干线、接地引线之间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且焊接面不少于3面,接地极与接地干线的连接应用管箍,管箍与扁钢的连接应用45度角焊,其焊接高度与扁钢厚度相同。
3.5 接地体可利用以下自然接地体: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可燃或有爆炸性介质的管道除外);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的金属结构。
3.6 接地线应尽量利用(爆炸危险场所除外):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梁、柱子等)及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生产用途的有可靠电气连接的金属结构(行车的轨道、配电装置的外壳、走廊、平台、电梯竖井、);配线的钢管;电缆的金属外皮;电缆竖井及架构;电压位1KV及以下的电气装置中,可利用金属管道如上下水道(可燃或具有爆炸性介质管道除外)。
4 高压盘柜安装
4.1 盘柜安装工艺流程
a.盘柜到现场后,应放在通风干燥仓库内存放;b.盘柜安装前,应检查基础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基础型钢不平度、不直度,中心线误差,与地面标高差应符合要求;c.开关柜安装前,应对其处理,机械部件及电气部件进行检查,机械部件动作应固靠灵活,闭锁可靠,电气设备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电气各种触头接触紧密良好,仪表防震措施可靠,电气设备及;d.二次回路等对地及安全距离符合要求,否则应予以调整。
4.2 盘柜安装主要技术要求
a.开箱时,检查盘的型号、规格,并做好记录;b.间隔布置符合设计要求;c.盘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H/1000(H为盘高);d.相邻两盘顶部水平误差不大于1mm,成列盘顶部水平误差不大于4mm;e.相邻两盘面不水平度为零,成列盘盘面不平度不大于4mm;f.盘间接缝间隙目测上下两点不大于1.5mm。
参考文献
[1]林旭宜.110kV变电站自动化现状及发展思路[J].电力建设,2005,2:33.
[2]毛鹏.110kV变电站的电力施工措施[J].电力建设,2007,3.
电力施工技术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