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制图教学的探讨与改革(2)
2012-11-01 22:00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必须紧扣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教育教学的全部过程中,教师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的工作要从“教会知识”转变到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工作要使学生变“接受”为“创造”。在电子工程制图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去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绘图的实际技能。
在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中,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已普遍存在,这一矛盾在少学时的电子工程制图的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将全书重新分成八个项目,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投影基础、基本体的投影、常用电子元器件外形结构图和紧固件的画法、电子产品零件图的绘制、装配图、电气图、计算机绘图,改变传统的章节教学。学生不喜欢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喜欢动手操作,不爱思考。所以采用项目化教学,把枯燥的理论溶于项目中。
在教学过程中,用实际案例导入章节内容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做到“教、学、做”合一 。“教” 不仅是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会分析和思考问题;强调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实际绘图的过程来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以 “必需、够用”为度讲授理论知识。部分章节内容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分析、研究电子产品图形,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形成合作学习;项目点评与展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鼓励学生“自我评鉴” ,自我完善。
选项目要与实际相结合,选择实用的、学生感兴趣的比较熟悉的项目,吸引学生。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难度适中为好。难度过小,没有挑战性,学生不爱做,也起不到锻炼的效果;而难度太大,学生经过多方努力仍不能做好,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得不爱学习。选好项目后,具体项目的展开的步骤:
(1)具体工作情境的设置(绘制的图形)
(2)准备工作(绘图工具、仪器、比例、图幅、图纸、绘图软件)
(3)布局、底稿的设计
(4)修改、定稿
(5)绘制中具体知识点的解决
(6)作品点评和展示
让学生对任务能够产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并加以联想,明确任务目标,有助于项目的开展。
在电气图这一章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一)实物展示
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及实物展示几幅电原理图和印制板图,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其特点,由此导出电气图样的相关概念、电气图的类型、特点、构成、绘制步骤等规范要求(由实物导出概念,讨论加讲解,印象更深刻)。
(二)案例制作:电路图的绘制(学生为主体,解决操作问题)
教师介绍此案例绘制的要求,并点出注意事项。学生讨论此案例的设计风格,应用并设计草图;在图纸上绘制电路原理图,教师在一旁加以指导。教师可以介绍其绘制步骤:(1)将全图按主要元件分成若干段;(2)排列主要元件的图形符号,并注意将各主要元件尽量位于图形中心水平线上;(3)分段画入各单元电路,并注意前后上下的疏密和衔接;(4)检查无误后,描深;(5)标注各元件的位置符号及有关附注(文字、波形、说明);(6)最后审查、核对,完成全图。学生绘制作品底稿完成后,分析每位同学的底稿,教师可参与分析问题所在,不足之处加以修改。
(三)作品展示
学生绘制完成后,每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自评。
四、总结
教师总体点评,给与优劣评价,并指出在这个项目进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研究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电子工程制图这门课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以及读图、绘图的实际技能,培养学生空间分析能力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并且在AUTOCAD辅助软件的作用下,绘制电子工程制图的效率更高,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需求。为学生学习后续的电路方面课程、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作用,同时更为学生毕业后从事高级工程技术工作的提供了基础。
电子工程制图教学的探讨与改革(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