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方案层次结构模
2. 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方案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方法应用的重要内容, 也决定了评价结构的正谬。城市交通线路走向方案的优劣评价的主要指标如下:
(1) 吸引客流程度( c1) — 主要从可能吸引客流量大小、吸引范围内居住及工作人口的多少、乘客便利条件及其它交通工具的换乘条件等方面衡量。
(2) 线路条件(c2) 包括线路长度、曲线半径大小及曲线总转角大小、车站数目、车站设置条件等。
(3) 施工条件(c3) 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场地安排、施工运输道路以及施工难易条件之评价。
(4) 施工干扰(c4) 包括对房屋、地上地下管线等拆迁量大小, 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对商业经营的影响等。
(5) 与城市规划配合程度(c5) 主要是评价线路走向与城市改造发展规划的一致性及结合程度。
(6) 工程造价(c6 ) 主要指建筑工程的造价。各方案间的其它工程费用基本相同。
(7) 运营效益(c7) 线路的运营效益取决于所服务的客流大小。在设计阶段, 根据客运量的预测, 用线路效率指标来评价运营效果。某方案的线路效率指该方案所有路径上各站点间所服务的直达乘客量(即OD 量) 。
(8) 环境影响(c8) 主要指轨道交通线路可能产生的振动、噪声、电磁干扰等方面对城市人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线路的空间位置对城市( 地上和地下) 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和对城市自然环境与景观以及历史古迹等影响。
2. 4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方案的层次结构模型[4 ]
设:某条城市轨道交通线有k 个方案, 用a1 , a2 , ?, ak 表示。方案比选的总目标( O) 是寻找出最优方案(或满意方案) 。
2. 4. 1 指标评价值的标度方法
相对于任一指标ci(i = 1 ,2 , ?,8) 的实现值, 各方案之间存在着差异。为此引用Starry 提出的1 ~ 9 标度方法反映它们之间差异(表1) 。
表1 1 ~ 9 标度法
2. 4. 2 比较判断矩阵构造
图2 比较判断矩阵示意图
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定线方法的评价
层次分析法突出的优点是所需要的数据、信息较少,运用计算机可大大节省决策所花费的时间。但该方法存在的弱点是要求参与决策的所有专家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社会经济知识,并且熟悉工程背景。为提高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减少专家判断误差,可采取以下措施:
(1) 适当扩大专家咨询范围。扩大咨询意见的采集样本,能增加涵盖正确结果的概率。
(2) 采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专家反馈的意见。一般来说,专家意见的概率分布符合或接近正态分布。应当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专家反馈的意见进行处理。如对于不同专家意见反馈形成的数据序列,用中位值表示期望值;用上下四分点表示判断值变动上、下限; 用全距来反映判断值最大变动幅度。
(3) 请专家对自己的判断进行自我评价。一般而言,自我评价越高,专家的自信度越高,判断的正确性也越高。结合专家自我评价结果的统计处理, 进一步提高判断意见的准确性。
参 考 文 献
1 周立新. 有轨交通线路工程.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06~211
2 夏绍玮,杨家本,杨振斌. 系统工程概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106
3 叶霞飞,顾保南.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137
4 李书涛. 决策支持系统原理与技术.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311~316
5 李彬,李涛,杨东援.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法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 , (4)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