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2)

2012-11-01 22:05


  2.防水材料的准备。我们应该在施工前严格对防水材料的质量进行把关。优先选用厂家信誉好、材料品质好的企业来供应防水材料,而不能贪图便宜,使用劣质的防水材料,到头来反而得不偿失。防水材料使用前,还必须要按照国家相应规范的要求对防水材料的强度、延伸率等性能进行抽检,以确保防水材料的质量。
  3.实行技术交底和样板施工制度。(1)施工前,应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作业人员对防水施工的工艺和重点部位的处理措施都有所了解。(2)大面积正式施工之前,还应先进行样板的施工,使施工作业人员对施工工艺有更深的认识,并在样板的施工中提前发现问题,预防预控,以免影响整个防水工程的质量。
  三、按照施工工艺的要求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
  仅以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为例,说明其质量控制要点:
  (1)材料配置: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配合比,把液料、粉料加水进行调制,水的填加量可适量调节,以调整涂料的粘稠度,以满足立面和平面不同施工部位的施工要求。浆液须搅拌均匀,保证无结块,拌和好的浆液应在3h内用完。各层涂料应分别按照对应的配比进行配置,不得混淆使用。
  (2)细部附加层施工:应先做细部附加层的施工,然后再进行大面防水涂料的施工。细部施工时应先对管根等部位的凹槽内嵌填密封膏,密封材料应压嵌严密,并与缝壁粘结牢固,不得有开裂、鼓泡和塌陷的现象。在地漏、管根、阴阳角和出入口等易发生漏水的薄弱部位,应加一层胎体增强材料,材料宽度不小于300mm,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
  (3)施工时应注意每次涂刷的时间间隔,须待前一次涂刷的浆体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次涂刷,一般为8小时左右。多遍涂刷,直到达到设计要求厚度,每遍涂刷方向应与前一遍涂刷方向垂直。
  四、重视细部节点部位的防水施工
  细部节点主要包括后浇带、变形缝、阴阳角、穿墙、楼板的管根或洞口等,它是防水工程中的最薄弱的环节。由于其数量众多,且施工起来比较困难,如果防水收头没有封闭,很容易会引起渗漏的发生。根据以往工程的经验,很多渗漏的原因都是节点部位的防水出了问题,而越是这样,我们更应该对节点部位的防水施工引起重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和《地下建筑防水构造》(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2J301)中对一般细部节点的构造均有明确的做法和要求,我们只要严格按照执行,就可以确保细部节点的防水质量,从而保证工程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下面我选取两个比较典型的细部节点,说明其防水做法和质量控制要点。(1)底板与侧墙交接部位。由于底板与侧墙不是同时浇筑的,因此如何做好防水卷材的保护和搭接是该部位防水施工的重点。施工时,可采用砌筑永久性保护墙(砖胎模)的方式,先空铺施工防水卷材附加层,然后在附加层上再做一层防水卷材,两层防水卷材之间采用满粘法。在结构底板标高的位置先甩出卷材接茬的长度,一般不小于300mm,并采取覆土或虚砌3皮砖的方式对防水卷材进行保护。底板施工完毕后,将甩茬的防水卷材表面清理干净,再与上部防水卷材进行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2)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后浇带防水是外墙防水施工的关键,如果措施不当,将对整个外墙的防水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可采用在后浇带部位加设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的方式,将防水材料施工于盖板上,从而使防水层形成一个整体。
  五、防水层完成后严格进行质量检查,提前发现问题,予以处理
  质量检查是我们能“亡羊补牢”的最后一道工序。一旦保护层施工完成,再想要寻找防水层的渗漏点,那是相当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质量检查的程序,争取能提前发现防水施工中的不足之处,对可能存在渗漏隐患的地方进行修补。
  一般的质量检查工作包括外观、搭接长度、防水层厚度等的检查和闭水试验。
  六、加强成品保护,及时完成保护层的施工

论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基于Android平台的串口通信实现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