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节水意识科学利用黄河水资源

2012-11-01 22:06

  论文关键词: 社会经济 黄河水资源 水资源 节水意识 科学利用水资源
  随着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黄河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贫乏;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缺水已成为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笔者就如何增强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与高效利用,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对黄河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节约、开发、利用、保护和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黄河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管理,直接影响黄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目前,黄河系统内,“管”水的部门不止一个,比如黄河取水许可、水量调度、水质管理权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水政科、防办、供水处从不同角度对黄河水资源进行管理。虽然各口管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对水资源的管理,各口在管理中工作中难免有所重复,不但增加了工作量,有时也容易在实际工作中造成推诿,甚至扯皮,更主要的是多部门管理,影响了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法律保障措施滞后,影响水资源管理
  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首先必须具有法律保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要求进行水资源管理、利用和保护。一是要明确界定水的权属关系,健全执法机构,强化和完善水权划分,不断加强管理。就目前情况看,做为水资源管理的有关法规、政策的制订和出台上往往要相对滞后并且难度很大,使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依据,虽然黄河河务部门设置了水政水资源科,负责黄河水资源的执法和保护工作,但在新的形势下,单纯的水政执法已难以确保黄河的水资源保护工作。 
  (三)经营管理措施不到位 
  自黄委1994年开始在流域管理中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各单位实现了订单供水,但是做为黄河部门只管放水,很少真正掌握引水的用途、水的利用效率、水量的超指标引水以及用水户的节水措施等。这样的管理方式难以对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也难以使用水户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方面真正信任和服从黄河水资源管理部门,从而使黄河部门的职责和权威无法真正到位。对黄河水资源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和管理手段,难以控制和协调用水户的取水,虽然,在实施中实行了“两水分供”的供水措施,但在取水过程中仍然存在“农水工用”现象,同时也给水资源利用管理增加了难度。 
  (四)节水意识淡薄,黄河水资源浪费严重 
  一是我国现有的用水机制让人感觉到用水多少与自己的经济利益关系不大;二是水费征收机制不健全,水价又偏低,不能通过经济杠杆来有效的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三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四是黄河供水部门实施“两水分供”措施难以保障,工农混放现象时有发生。另外,黄河水约有70%用于农业灌溉,但目前大部分灌区由于投资不足,配套很差、工程老化失修等原因,灌水技术落后,有些灌区大水漫灌、串灌现象仍然存在,致使渠系水利用系数不足40%,用水浪费现象严重。近年来,节水灌溉虽得到了世人重视,但因投入资金不足,节水进展仍很缓慢。 
  二、强化节水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节水意识 
  节水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性和区域性的工作,搞好节水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理解和支持。在社会公众中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引导群众逐步树立水忧患意识,建立起水是稀缺资源、是商品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各级水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对公众的水利法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宣传力度,把水利法规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灌输到一切教育、宣传、研讨、学习活动中去,进一步加大公众法规宣传力度,让人们真正了解水、认识水、珍惜水,激发大家共同参与对水资源的管理、利用和保护,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证。 

增强节水意识科学利用黄河水资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造纸工业废水的综合治理的几种方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