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供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2-11-01 22:07

  摘 要:论述了地暖供热这种新技术存在的优势,以及在施工中如何设计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地暖供热;设计;应用?
  
  在沈阳,地暖供热作为一项新技术正在许多新建楼盘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其使用效果和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龟裂等都与地暖系统的设计密切相关。良好的设计是良好施工的基础,我们应当经过严密认真的计算与细致的研究做出最好的设计方案。?
  
  1 设计依据?
  
  (1)《地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01年版、修订版) ;
  (2)《实用供热设计手册》 ;
  (3)《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应用技术规程》;
  (4)《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工程技术规程》 ;
  (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6)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设计委托书。?
  
  2 地暖系统设计主要参数 ?
  
  (1)地板表面的平均温度:
  ① 人员经常停留的地面,宜采用24℃-26℃,温度上限值28℃。
  ② 人员短期停留的地面,宜采用28℃-30℃,温度上限值32℃。
  ③ 无人员停留的地面,宜采用35℃-40℃,温度上限值42℃。?
  (2)供回水温度:
  ① 供水温度的上限值60℃、65℃、70℃、75℃等。从安全和使用寿命考虑,民用建筑的供水温度不应超过60℃。
  ② 供回水温差宜小于或等于10℃。?
  (3)热负荷:
  ① 全面辐射采暖的热负荷,应按有关规范进行。对计算出的热负荷乘以0.9-0.95修正系数或将室内计算温度取值降低2℃均可。
  ② 局部采暖的热负荷,应再乘以附加系数。
  ?
  (4)有效散热面: 计算有效散热量时,必须重视室内设备、家具及地面覆盖物对有效散热面积的影响。?
  (5)填充层: ① 厚度不宜小于50mm。② 当面积超过30m?2或长度超过6m时,填充层宜设置间距小于或等于6m,宽度大于或等于5mm的伸缩缝。面积较大时,间距可适当增大,但不宜超过10m。③ 加热管穿过伸缩缝时,宜设长度不大于100mm的柔性套管。?
  (6)压力: 工作压力不宜大于0.8MPa。如超过应采取措施。?
  (7)流速:
  加速管内水的流速不应小于0.25m/s,不超过0.5m/s。同一集配装置的每个环路加热管长度应尽量接近,一般不超过100m,最长不能超过120m。每个环路的阻力不宜超过30Kpa。?
  (8)绝热层:
  楼板结构层间应设绝热层,宜采用PS板,容量≥20kg/m3,厚度不宜小于25mm。?
  
  3 设计步骤 ?
  
  (1)方案设计:
  ① 根据建筑施工图及相关数据,计算建筑物热负荷。
  ② 与建筑其他相关专业(水、电、装饰等)协调地暖系统设计有关间距。
  ③ 确定集配装置(分水器)的位置。?
  (2)施工设计:
  ① 计算建筑物的有效散热负荷;
  ② 计算建筑物的有效散热面积;
  ③ 地暖系统布置及水力计算;
  ④ 其他附属设备选择;
  ⑤ 与相关专业会签,并经审核绘制出正式施工图。?
  (3)设计完成,应将设计各有关资料,打印装订成册。?   4 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采用分户独立式热源或集中采暖负荷的90%。或将房间温度降低2℃计算;
  (2)在住宅中应用,应考虑家具遮挡等因素对散热量的影响,乘以适当修正系数;
  (3)垂直相邻房间,除顶层外,各层均应按房间采暖热负荷扣除来自上层的热量,确定房间所需散热量;
  (4)不同地面材质、散热量不同,为保证室温要求,设计时应尽量按散热量比石材低的木材板考虑,用户即使选用石材类做地面,也不会影响采暖效果;
  (5)为满足一户中各朝向房间室温的匀衡,耗热量计算中应考虑方向附加及附减。外墙多的房间,热损失多,加热管必然密些。南向中间房间热损失少,管间距必然大些;

地暖供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谈如何实施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