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管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析(2)

2012-06-24 00:12


  (四)构建实践教学的激励机制
  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发明创造、挑战杯等各种竞赛活动、参加科研立项或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科研活动、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科技服务科普宣传活动等要给予相应的学分,以激发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对实践教学教师在课时安排、薪酬、评优评先等方面要给予优先照顾,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工作的主动性。
  
  三、实践教学考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考核个案分析
  管理者一般都具备三种不同的基本管理技能,即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这三种不同的管理技能虽然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而言,其要求权重是不同的,但正是这三项基本的管理技能形成了各类管理者的基本管理能力。这三种技能仅仅通过管理学理论学习是难以形成的,只有在实训中主动体味、不断积累,才能逐渐掌握并运用于管理实践。随着社会对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的大量增长,为了实现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加强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已基本上成为教育界和社会的共识
  (一)明确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可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确定为大致以下环节:
  1、实习环节
  毕业实习(含专业实习、生产实习)等,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2、见习环节
  包括专业的野外实习、课程见习、专业考察活动等,目的是巩固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科研训练环节
  包括课程论论文设计、创作、毕业论文的设计、创作学生科研立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训练。
  4、专业技能训练环节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点,进行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在内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社会实践环节
  包括各类社会实践如社会调查、社会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等,深入生活,考察社会,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理解、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流程
  1、实践教学考核结构
  实践教学考核实习单位评价、实验报告评定、实践带队教师评价、实习单位一线员工评价或实习服务对象评价四个层次构成。
  2、实践教学考核基本内容
  (1)实习单位评价由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生产实习表现、能力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2)实习报告评定,实习结束后由教研室组织相关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报告进行分析评价;
  (3)实践带队教师评价,由实践带队教师对学生实习态度,责任感等方面的素质进行分析评价;
  (4)实习单位一线员工评价或实习服务对象评价。
  3、实践教学环节考核办法
  (1)实习单位考核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
  ①学生实习岗位职责履行的主要情况;
  ②分析和解决管理常见问题的能力;
  ③实习单位上级交办的事项或协助他人处理事务完成情况;
  ④实习成果验收。
  (2)实习报告评定
  评价内容包括:
  ①实习报告内容的全面性、条理性、系统性;
  ②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实习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能力;
  ③实习报告的规范性;
  ④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习带队教师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
  ①学生的实习的组织性、纪律性;
  ②学生的实习态度和主动程度;
  ③与实习单位领导职工相处是否融洽;
  ④给单位带来的经济社会效能。
  (4)实习单位一线员工评价或实习服务对象评价
  ①对学生实习效果的总体评价;

地方本科院校管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戴明循环在民办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