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昌华认为:“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它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7.教育管理“大观念说”
杨天平教授认为:“教育管理学又有其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这个研究对象就是‘教育管理’,它涵盖了古今中外一切的教育管理活动,既可以从静态层面表述为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教育管理现象或事实,也可以从动态角度表述为包含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教育管理活动或过程,还可以借用其他学科的术语从宏观与微观及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上表述为教育管理系统,并可以从目的、原因、过程与结果的结合上表述为教育管理的现象与本质或是教育管理的活动与规律等。”“也就是说,教育管理学是以教育管理的整体为其研究对象。”
2003年杨天平又对教育管理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新的界定。他认为:“其一,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长时段大空间的概念。其二,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融研究内容、范围、目的于一体的概念。其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不断衍变日趋多样化的概念。”
三、对现有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观点的评价
1.教育管理“特殊矛盾性说”存在的问题
张新平教授认为:“在分析教育管理特殊矛盾性的时候,还存在如何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问题。如果不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就不能得到两种矛盾的差别性,从而将陷入抽象的研究。”此外,“教育管理矛盾性说有过度追求效率的倾向”。
2.教育管理“问题说”存在的问题
孙绵涛教授认为:“因为问题只是现象中的‘问题’的方面,现象中还存在着‘非问题’方面,以问题作为全部的现象加以研究同样也是一种以偏盖全的做法。更重要的是,根据我们对教育管理现象四个层次范畴的分析,只提到研究教育经济管理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到底属于哪个层次范畴的问题是不明确的,这种研究不利于构建科学的教育管理学的体系。”并认为把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位于“问题”过于狭窄,主张“从一般意义上来谈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把研究对象的范围放宽一些”。
张新平教授认为教育管理问题说本身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讨论和回答,如:究竟如何界定和理解“教育管理问题”,将教育管理问题划分为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经验问题与概念问题、常规问题和革命问题,以及“真”问题与“假”问题,并认为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上述所有方面的问题,似乎存在将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过度泛化的缺陷,教育管理问题说具有无法克服的“技术性”倾向等。
3.教育管理“规律说”和“现象说”存在的问题
黄崴教授认为:“教育管理学是通过对其对象的研究找出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或规律,教育管理规律是教育管理学研究的结果,而不是研究对象本身。另外,如果说教育管理规律是研究对象,就意味着教育管理规律已经呈现在研究者的面前,就不需要探求什么教育管理规律了。”
黄崴教授和学者郭方都认为,教育管理学中的现象是复杂多样的,不可能研究所有的现象。此外张新平教授认为:“教育管理现象规律说的根本问题在于,它事先用一种‘自然科学’的视域设定了教育管理现象及研究内容,但是,对于这种以‘科学’的方式来把握教育管理现象的努力以及将教育管理科学化的诉求,我们必须慎重地分析。”
4.教育管理“过程说”和“活动说”存在的问题。
学者郭方认为:“无论是教育活动说还是过程说,它们显然都带有一般管理学的色彩。一般管理过程是共性,教育管理过程是个性,我们在强调两者的统一的时候,又如何来着重突出教育管理过程的特殊性?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至于‘活动说’力求从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对其对象进行描述。……如何通过这种活动来揭示其对象的本质,则是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