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培养方法 一是多使用。凡遇重大医疗问题,均安排参与。无论院内外急诊救治任务都指派参与,借此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二是多参观见学或短期进修。凡有机会,均安排到高水平、高层次的医院、学院学习,凡有国内、国际高水平的学术会(非商业性的)均指派参加,借此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在本专业的影响力或知名度。三是多参与地方卫生系统的应急医疗保障工作,借此建立军地联系。
2.2.3 贮备方法 一是给(找)位子,只要能胜任某一级(职)的工作,即给位子。二是晋级别。对特别优秀按条件提前晋级。三是授荣誉。对工作成绩突出者,该授的荣誉和奖励要到位。
2.3 途径三 从军事斗争后勤准备需要和医务人员成长规律出发,培养和贮备高素质卫勤保障人才。
2.3.1 军事斗争后(卫)勤准备需要的不仅是各方面的专才,而且更需要各方面的通才。在实际培养和贮备人才过程中,往往是专才易找,通才难寻。因此,需要在整个军事斗争后(卫)勤准备过程中密切关注那些既有专业能力,又有管理能力的通才,考察方法比较简单,这类人大多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与人沟通易,热爱和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有一定的公众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把握了这几个主要特点,略加培养,就可形成不同层次的通才,通才的贮备方法也简单,只需要用其所长,积极发挥其作用,即能留人留心。
2.3.2 医务人员的成长具有实践性强,成才周期相对长的特点。精湛的专业技术是高素质卫勤保障人才的支撑,必须注重成才的周期性、长期性,要从长远的战略需要出发,分批次地培养,以保持一种持续状态,既形成全军的卫勤保障人才梯次链或网,战区的卫勤保障人才梯次链或网,医院的人卫勤保障才梯次链或网,并保持其稳定性。
总之,专业技术水平是高素质卫勤保障人才的支撑,政治军事和心理身体素质是高素质卫勤保障人才的基础,指技合一是高素质卫勤保障人才的培养方向或目的。贮备方法是满足高素质卫勤保障人才的各方面需要。贮备目的是满足各种作战条件下的卫勤保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