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绩效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实施绩效管理的结果却总不尽如人意。究竟是什么样的误区使我们的绩效考核裹足不前?如何有效的避免和防范这些误区呢?
关键词:绩效考核 误区 对策
前 言
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管理一项重要的专业职能,也是一个最让人头痛的领域,众多企业中,绩效评价往往容易成为一项流于形式的例行工作,评价技术与观念的落后、过程监控缺失、评价结果失真、最后丧失考评意义。笔者想通过对绩效评价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思考,对常见的问题进行归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一、绩效考评中遇到的问题
(一)考核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是职能管理部门的事
绩效管理中不得不明确的问题就是:到底谁管理谁的绩效?谁评估谁?由于绩效管理是关注的人的问题,因此,常常被看做只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力资源部成了主角,而真正了解员工能力和态度的一线经理却成了配角。主配角的本末倒置,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对自身应有考核职责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实施难度大,已成为绩效考核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加之人力资源部几乎包办了除填写绩效评估表格之外的所有的事情,因此人力资源部不得不因工作任务繁重、疲于应付,或简化考核、走走形式。
(二)存在好的绩效管理办法,考核工作就能搞好
人们经常认为存在好的绩效考核办法,考核工作就一定能搞好。绩效搞砸了,就是办法出错了。这是一个误区:绩效考核要从科学和人性化两方面去认识。再好的制度也要由人来执行。不仅要科学的执行,更重要的是人性化的执行。绩效考核不是去惩罚谁,更重要的是通过考核发现绩效差距,通过上下沟通反馈和共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使得工作更加流畅和有效率。
科学规范并注重人性化的现代绩效考评不仅需要考核者具有相关的考评知识、并且还要能够熟练的使用现代考评工具,更要使得冷冰冰的考核具有人性意识和人文情怀。这些无疑给绩效考核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无定则”,现代绩效管理更多的是提供给我们一种管理思路和流程。完美的考核来自管理者完美的执行,而非在制度本身。
(三)流程缺失导致:绩效管理=绩效评分=薪酬发放依据
考评流程中,监控和绩效反馈环节缺失。在实际操作中,绩效计划和绩效评估两个环节往往很快进入流程中,而绩效监控和绩效反馈却由于难于具体操作和理念上的缺乏,在执行中遭到冷遇。这使得绩效考核形不成闭环循环系统,再加上绩效考评结果的不规范,不科学,绩效改进工作也就很容易形成空谈。实践中,实施考评后员工的绩效工作计划仍多是由本人自己掌握,执行过程很少有绩效指导工作。绩效反馈和改进计划形同虚设。绩效考核做不到帮助员工正确做事和加强上下沟通的功效。更多的是把考评用来作为薪资发放的依据,使得绩效考核的作用大打折扣。
二、相应对策和解决思路
(一)针对绩效考核中的责任人问题
人力资源部门在绩效管理中遇到的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是绩效管理的“体外循环”。绩效考评经常出现业务部门员工的绩效目标由业务主管下达,但日常工作情况、完成情况却由职能部门考核,成了两张皮。
绩效考评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2012-08-21 20:57
绩效考评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