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标”辅助钢铁企业优化物流成本管理探讨(3)
2012-08-21 21:00
2.钢铁企业物流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既包括定量分析也包括定性评价。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这些方法在文献上均有介绍。
3.钢铁企业物流成本分析要注意的问题
(1)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企业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分别独立评价企业的物流成本状况。也就是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仅根据某个比较分析结果就武断地得出结论。
(2)要活用比较。比较分析法是物流成本定量分析三种方法中应用最多也最有意义的方法。通过广泛灵活地运用比较分析法,可以发现很多问题。
(3)要延伸分析,全面系统地评价企业物流成本状况。在进行企业物流成本评价与分析的过程中,仅仅关注按“国标”计算出来的物流成本数据和相关比率是不够的,还应关注企业其他的经营和管理信息,包括宏观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改革。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到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规律,系统评价和分析钢铁企业的物流成本,而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物流成本的降低。
四、用分析结果推动和指导钢铁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1.用分析结果指导物流标竿管理
标竿法是指从企业的外部寻找绩优企业作为标准,评价本企业管理状况,以便发现差异,并持续加以改进的方法。运用“国标”计算出的物流成本在不同企业之间具有可比性。因此,钢铁企业可以运用这些数据,与同行业先进企业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自己物流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找出相应的降低成本的办法和措施。
2.用分析结果指导物流组织结构再造,整合物流资源
目前钢铁企业的各种物流资源和物流职能分散在各生产厂及各职能部门之中,造成整个企业的物流资源难以整合,物流活动难以协调一致,而且物流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又难以提高。因此,极需进行物流组织结构再造,构建统一的物流管理部门,实现物流的一体化管理。有了用“国标”计算出来的物流成本及其分析结果后,钢铁企业巨大的物流成本全部浮出水面,必会在很大程度上触动最高管理层,从而推动物流组织结构再造。同时,物流成本数据的分析结果也为如何进行物流组织结构再造提供了思路。
3.用分析结果辅助物流外包还是自营的决策
钢铁企业运用“国标”得出准确的物流成本数据后,物流职能是否外包就有了更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钢铁企业可在综合考虑物流质量、物流渠道、信息安全以及人员安置等问题的基础上,在物流自营、物流联盟、物流外包以及组建物流子公司等物流模式中做出决策。
4.用分析结果明确冗余的物流环节并进行调整简化
钢铁企业生产过程复杂,环节多,其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处于转运、仓储、待加工状态,物流成本所占比重较大。有了依据“国标”计算出来的物流成本数据及其分析结果以后,管理层才能明白哪个物流环节是多余的,哪个物流环节占用资金太多,从而正确地简化流通环节,加快物流速度,减少资金占用。
5.用分析结果识别非增值作业,调整资源配置
“国标”主要采用的是作业成本法,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识别非增值作业和未利用的资源。因此,钢铁企业可以利用“国标”计算出的作业成本数据进行作业合并与作业分解,剥离非增值作业,优化作业流程,调整资源配置,从而达到降低物流作业成本的目的。
6.用分析结果指导实施物流责任成本管理
物流责任成本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钢铁企业各级管理部门及普通员工降低物流成本的意识。但在未用“国标”计算物流成本之前,各级部门的物流责任不清晰,计算出的物流成本也因为不够科学合理而难以得到推行。而“国标”则对各物流职能和各物流范围的成本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界定,并且具有统一性,因此用该数据及分析结果来进行物流责任成本管理将更具有可行性。
用“国标”辅助钢铁企业优化物流成本管理探讨(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