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新型复合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3)
2012-08-21 21:02
外语专业学生不仅仅要培养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外语专业的学生成为创新型复合人才,只有这样的培养模式才能有效提升外语人才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3 对于创新型复合外语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3.1 建设合格的外语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高等学校朝着培养“一专多能”、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发展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外语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单一?近几年来,在国家加大力度投入教育的前提下,大批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外语人才充实到了高校外语专业师资队伍,他们具有较强的听说能力,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但由于他们基本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无论是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不能完全承担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的重任?另一方面,外语专业学生选修其他学科课程时,其专业授课教师大多数不具备使用外语授课的能力?因此,如何建设合格的外语创新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是外语专业在发展道路上首先遇到的挑战??
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创新型复合人才。要通过自学、进修、访学等形式,更新补充知识,站在学科前沿,做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教师要做好教学与学习的结合,教育与被教育的结合(即教学相长),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教学与广泛的社会实践的结合。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策划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挑战自己的知识极限。在外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如课堂讨论、主题发言和辩论会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教师要努力突破语言层面,做到多学科性多文化性。高校外语教师应掌握一定的哲学、经济、地理、历史、艺术欣赏等人文社科类知识,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多元化的外语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语言交际能力、创造能力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3.2 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
实习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实习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运 用到实践环节,以及学生步入社会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全国各个高校的实习都存在很多问题,宁夏大学也不例外。首先是实习基地难找,一般企业、单位、学校并不欢迎实习生,因为实习或多或少会影响接受实习生单位的工作秩序,增加管理者负担,增加财务成本;其次是实习过程中管理安排不周密、不够科学,学生为应付必须完成的工作被 动随大流,对于实习的目的、内容、怎样实习、遇到问题怎样处理等没有充分准备;还有就是部分学生眼高手低,在实习中过多注意实习条件、环境待遇、享受等,心思没有完全在实习工作上,使得实习流于形式,从而未能完成学生从课堂到实习到社会的转变,出现大学四年毕业时“什么都知道一点、什么都不会做”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第一,学生必须要有较长的稳定的时间参加实习,能够真正在实习期间为实习单位做一些实事,也能够较好地锻炼其能力以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第二,学校方面要积极给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增加实习经费。第三,学校和学院应妥善组织实排好实习工作,制定出每一实习环节的内容、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制定解决办法。最后,学校应该为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创造条件,直接与其他国家进行学生间的交流或访问,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开阔眼界。
3.3 完善外语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评估体制
创新型复合外语人才培养应实行全程教学质量管理,即对教材选用?教师配备?课堂教学、教学实践?课程评估等进行全程监控?建立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学生对课程配置与教师讲学的信息反馈,学校及学院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修正?外语专业的教学评估应将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纳入课程评估中,由于此专业具有很强的行为表现特点, 因此,应将行为表现评估纳入教学评估体系。这些行为表现可以通过在外语专业学生中进行外语竞赛(如演讲比赛、词汇竞赛)?表演(如课文短剧表演),以及参与相关活动与任务(如组织英语角)中来体现?总之,对外语创新型复合人才要进行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立体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在就业竞争与社会实践中处于有利地位。
对于创新型复合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