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院校国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

2012-08-21 21:04


  3.专业人才培养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的简单模仿,在课堂教学上集中表现为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学轻应用”。各高校虽然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各种实习,但大部分采取的形式为带领学生与工厂、企业参观,真正参与实践的少。
  高校对教师考评机制“科研为王”一刀切,导致教师集中于理论研究,外贸实务操作教学能力不足[2]。同时由于国际贸易实务涉及商业机密,外贸公司和企业不是很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导致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稳定等,严重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4.重书本知识传授、轻社会能力培养
  大学扩招及师资立足的制约,采取的多是上大课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对一的辅导和沟通机会少,造成老师和学生的陌生感。培养模式的单一和考核方式的单调,学生能力的单一性(考试能力强但社会能力差)的特点尤为突出。比如团队合作的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综合能力的缺失都成为制约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障碍。
  二、独具特色的科学定位探索
  桂林理工大学在省部共建后生源主要来自广西,大约占70%左右,学校在对国贸专业定位时,综合分析了我校在激烈竞争中的独特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广西成为投资和贸易热土,相邻的广东是我国对外贸易最为发达的省份,因此,面向东盟和港珠澳(香港、珠三角及澳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桂林理工大学国贸专业的基本定位。同时,考虑到作为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无论是生源质量还是师资条件都无法与重点高校相比,要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总结了“立足地方、面向东盟、面向港珠澳,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能力、提素质、出特色”的定位思路。
  三、不断创新的培养模式
  (一)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体系
  传统高等教育注重在单一学科领域中培养人才,人才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适应性较差。随着教育大众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知识结构单一人才的需求不断减少。
  针对人才培养上的应用性特色,在学生知识构架上应把握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针对专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同时也为终身教育做准备、打基础。为此,学校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课程体系的五点要求:“厚”—基础理论要扎实;“宽”—选修课程安排及方向要多;“精”—课程要精;“新”—内容要紧追学科发展最前沿,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实”—要适应社会、学生的需要。

  于是,我们设置了两大课程平台“公共课程平台”和“学科课程平台”,公共课程平台主要包括“两课”、外语、数学、计算机等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目的是素质教育,以提升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学科课程平台则侧重于国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满足“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目标需要,设置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专业基础课程。解决多个专业方向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发展和进一步提高的需要,如报考研究生等进一步深造的需要等。
  此外,我们设置了多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为宽口径培养提供体系支撑。通过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技术贸易、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技巧和电子商务及应用等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外贸实务的基本知识;通过国际贸易地理、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市场基本面的分析方法,掌握关于国际市场、竞争因素、商业技巧、竞争秩序,顾客兴趣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商务统计、经济评估和数据分析技巧等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社会下企业运营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技巧和能力。要求学生熟悉商务伦理道德,掌握一定的交际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能力。

普通本科院校国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