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从战略角度分析再制造物流网络的模式选择(2)

2012-08-21 21:10


  2. 合作回收模式恰好能很好地解决OEM模式下产生的大量“孤儿产品”,使得其有家可归。同时,在合作模式下,只需建立少量的回收处理中心,节约了回收成本。如果企业在政府组织回收产品的渠道中回收自己的产品,必然会带来成本的降低。但是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回收政策,不能够采取统一的模式;另外政府采取的是分类回收的,企业如何在多种类里面挑选出自己的产品。制造商可以通过和销售商、零售商合作的方式进行回收。通过这种方式,制造商就可以减少很多的投入,只关注自己的回收中心,再制造的建设问题。不足之处就是在这种模式下,设计合适的回收价格及合约刺激下游的销售商和批发商有效的回收终端产品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3. 在TPT模式下,EOE产品的回收工作由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回收公司来完成。此时制造商可以专注于产品的生产销售而将EOE产品的回收处理工作留给专业化公司去完成。但是,在TPT模式下,制造商将这部分回收处置工作外包给第三方来完成,其势必要支付一定的回收成本给第三方。如何确定回收工作的最优转让价,在一个什么样的转让价下双方有利可图,是制造商在采取该模式前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
  
  三、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物流模式的选择   
  战略是企业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谋划,它在企业内是分层的,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企业的总体战略,是以企业的总体目标为指导下的关于企业资源配备的总体部署。第二层是经营单位战略,即竞争战略或事业部战略。第三层是组织的经营层。在传统的物流管理中,物流被看作是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辅助的内容,物流决策属于日常的业务性决策,没有战略性的规划和设计。近些年,物流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已经上升到全局性战略的高度。战略的制定、实施、评价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之上,企业制定战略,然后组织各单位实施,然后对战略进行评价。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于企业的物流战略来说也是如此。物流模式的选择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试图通过战略分析的方式来定性的分析该问题。
  
  四、 物流模式的战略分析   
  企业在进行战略分析过程中常用到的工具是SWOT分析。SWOT分析代表优势(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ies Threat)实际上是将以前战略分析的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企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1. 外部环境。

  (1)宏观环境分析。企业必然是在一个国家或者多个国家进行经营,那么它就必须要遵守当地的法律规定。在有的国家制定生产商负责回收销售出来产品的时候,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回收废旧产品。有的国家没有制定相关法律,可能采取统一回收的政策,比如瑞典等,那么企业可能没有充分的动力建立再制造逆向物流,那么企业可以选择不进行物流回收。所以企业在选择物流模式的时候会受到政策法律的影响。
  当一个国家经济腾飞,迅速发展,必然会带来生产和服务的快速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当产品销售量很大,在未来的时间内企业的产品数量也会持续增长,那么企业会更倾向于自己经营再制造。因为再制造本身是需要大的投资,受益相对来说比较慢。反之如果企业对未来的经济形式预测不好,那么企业不会太多投资到这些固定资产,更容易选择合作或者外包的形式。

  企业再制造回收模式也受技术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完成再制造回收基础,因为本身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分散性。如果没有信息技术做支撑很难实现规模效益。一方面再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得再制造产品本身的价值的提升,甚至可以和新的产品在同一个市场进行销售。再制造产品价值的增加会无形中增加再制造企业进行再制造的动力,进行更多的投资。
  随着对环境逐渐的关注,消费者更加喜欢“绿色食品”,“绿色制造”等环保的产品,再制造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价值,特别是终端的回收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广告价值。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更加的认可,加深了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

探讨从战略角度分析再制造物流网络的模式选择(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危机后重思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