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会计信息的质量(3)
1970-01-01 08:00
3.2.3产权关系模糊导致责任主体不明确,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产权中有政府、债权人、所有者、经营者等,分别代表各自的利益主体。而产权不明晰是我国企业制度变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造成企业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产权主体从一元向多元转变,产权归属不明确,导致一方面在强调政企分开、自主经营,原有监督机构的监督职能受到削弱,而另一方面,代表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监督机构也未能建立,难以有效地发挥其监督职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比较突出。
3.2.4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使会计信息的质量缺乏公正有效的外部监督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是指国务院财政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办的查账业务。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有了一定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其数量和质量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能发挥的作用有限。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特定的目的,与企业同流合污,甚至出具虚假的验资报告,使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督流于形式,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会计社会监督体系。
4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在于企业产权不明晰,企业经营者利益的驱动,监督不力等众多经济政治因素.因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四点:
4.1完善法律监督体系.使会计信息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要建立以审计监督、税务监督、行政监督为主的外部监督体系和内部审计为主的内部监督体系,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外部监督,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其次要改变目前会计师事务所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并向其收取费用,以避免他们与被审计单位合谋。内部监督,首先,建立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中心的会计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其次,在法人代表的直接领导下,由审计部门依据有关法规对企业的财务预、决算及与财务收支有关的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效益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监督企业执行内部财务制度,利用内部审计经常性、全面性和及时性的特点为企业自身的经营目标服务,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4.2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使会计信息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在完善会计制度、制定会计准则时,应尽量克服或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最终确定的会计准则应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科学的、超前的分析和预测,使会计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避免未来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过多的影响。
4.3明晰产权关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产权制度及相应的产权监督系统
明晰企业的产权结构要强调以下两方面:一是国家作为宏观调控者,需代表社会的利益,使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协调一致,国家不仅作为国有企业所的者对企业拥有产权,而且作为社会管理者,也有监督企业会计信息的权力,同时也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负责;二是企业职工所具备的专业化技能是一种人力资本,离开这种人力资本,股东所拥有的实物资本就无法实现增值,所以企业职工也理应构成企业产权制度的一部分。
4.4提高会计人员的社会经济地位,重视后续教育
一方面,要充分保障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大力支持其依法履行职责,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秉公执法,对于长期从事会计工作,有真才实学,廉洁奉公的就大胆提拔,或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这样才能保证和调动广大财会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另一方面,要重视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努力提高财会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财会人员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岗位责任感,认真学习,不断更新会计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切实做到学有所用,成为有用、可用的高素质的会计管理工作者,从根本上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产生。
简析会计信息的质量(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