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模型的我国传统产业技术转换成本分析(2)

2012-08-24 00:13


  (3)技术创新能力较差
  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使得我国传统产业仍然亦步亦趋。技术创新能力较差显然意味着,要想通过技术选择(如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引进创新) 来减少转换成本将十分困难。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看,不少企业由于技术选择失误或由于不重视技术积累,不重视技术消化、吸收、创新,以致不断地进行技术转换,不断地付出转换成本。从现实看,有可能会落入技术转换陷阱。

  3.机会
  (1)世界产业结构调整
  新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虽然我国传统产业技术水平较低,但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已进入了成熟期和衰退期,现代科技革命正推动着世界经济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发达国家产业加速向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并将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金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一变化给我国传统产业加速升级改造,缩短与国外的技术差距,避免落入技术转换陷阱,从而减少转换成本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机会,也有利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进一步发挥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
  同时由于国外传统产业的技术很成熟,会放宽对技术扩散的限制,从而有利于我们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因此,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对我们运用技术选择策略,避免渐进式技术转换,从而减少技术转换成本非常有利。新经济为改革开放的中国带来的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而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潜力将为传统产业本身的升级提供新的动力。
  (2)免费搭车人
  我国传统产业虽然总体上讲处在较低的技术水平上,但因为国外传统产业的技术发展已经很成熟,产业发展的技术轨道已很清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外在条件来避免失误,少走弯路。而且,作为技术后进国,可以不必承担先进入国的那些“开拓成本”——即先行者必须承担而后来者可以避免的成本,而成为“免费搭车人”。此外,也可以避免由于进入新市场时技术或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或者竞争战略发生转移而导致的沉没成本。
  (3)政策支持
  由于技术创新的非独占性和创新利益的较强外溢性,各国政府都对技术创新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已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从微观方面来说,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如提供财政、税务和金融支持,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增加R&D投入等,都为我国传统产业抓住机遇,推进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环境。
  4.威胁
  (1)缺少市场基础
  技术创新与科学发明的显著区别是前者以市场实现为终点。技术创新是有商业化价值的技术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传统产业还缺乏充分的市场经济基础,特别是还十分缺乏适应市场经济组织与活动的方式。这种现状使得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缺乏适合生长的土壤。我们一定要在创造市场经济发展所需条件上狠下功夫,这不但是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化发展所必须的前提条件,亦是我们国家在新世纪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工程。
  (2)来自技术先进国的技术封锁
  虽然目前一些技术先进国在某些成熟技术的扩散上会有所放宽,但出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考虑,以及为保护本国在竞争中的地位和利益,还是会对一些重要的技术输出加以限制,因此,技术引进国一般并不能得到最先进的技术,得到的大多数是进入或即将进入成熟期的技术。
  (3)需求障碍
  我国受社会经济能力发展限制,一方面需求规模、消费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需求在时间上又比较滞后。因此利用国外新技术制成的新产品可能没有销路,其投入市场并不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技术转换效益,从而妨碍了新技术的引进。
  (4)产权意识
  “一流企业卖标准”,发达国家确定主导设计、指定标准之后,那些偏离主导设计、不符合产品制式标准的企业只能向新的规则靠拢,这势必加大转换成本。由于知识产权意识薄弱,自己的创新成果得不到保护的同时又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也会加大转换成本。

基于SWOT模型的我国传统产业技术转换成本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面向知识挖掘与价值创造的客户投诉管理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