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2-08-24 00:14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现代设计越来越注重人性化设计,强调以人为本。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从而使产品设计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产品实用价值、象征价值以及对产品个性化和高度艺术性的需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

  关键词:符号学;产品设计;应用
  
  一、引言
  
  信息时代的浪潮下,予以设计一个全新的变革——如何更好的诠释和重构设计语言。产品设计的实质就在于设计一种能够交流和沟通的共通语言,也就是产品的语意。理想的产品应有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给人们带来欢乐。如何运用符号学创造出符合现代人类情感化、人性化需求的产品,是当代工业设计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符号学理论的研究
  
  在人造物活动过程中,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对“意”和“形”的探索。在哲学方面,不仅有语义哲学、普通语义学、逻辑语义学、日常语言哲学、哲学释义学等众多的研究意义的派别,而且像实用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也都有专门的意义理论。符号学的发展历史在东方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而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符号学这门学科主要发端于两个源头,分别出现于逻辑学和语言学的研究中。20世纪60年代以来,符号学在西方国家得到很快的发展,并迅速波及到各个学科领域。符号学发展到近现代,科学思想为新符号学的产生准备了全面的条件,使符号学的研究与各相关学科的成果相互交叉,不可分离,同时,出现了众多的符号学研究领域(如逻辑符号学、一般符号学、语言符号学、哲学符号学与部门符号学等)和研究的代表人物(主要的两个代表人物是美国哲学家皮尔斯和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皮尔斯(Charles Standers Peirce)的符号学理论:皮尔斯主要研究逻辑学,他呼吁建立符号学这一新科学,所研究的符号学原理是建立在对人的判断与命题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并在自己的研究中论述了意指作用与各意指系统间的可调换性,强调了物质范畴内之间关系的逻辑功能,并从符号媒介如何表征对象的角度,在对象所涉及的方面将符号划分为图像、指示、象征三种下位符号,这三种符号也就构成了符号的三个特性,三者之间不可相互取代,但它们可以逐次不断地深化,由图像符号至指示符号再至象征符号,其程度不断深化,所表示的内涵越来越复杂,信息含量也就越来越多。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的符号学理论:索绪尔是一位系统研究语言活动的语言学家,重点寻找语言系统的特定性,即符号的恣意性,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体等,这并非简单的形式化,而是充分强调了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表达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符号是由音响形象和概念内涵组成的,前者称为“能指”(Signifier),后者成为“所指”(Signified)。“能指”和“所指”是符号的两个结构因素,前者是表征物(能指),后者是被表征物(所指)。如“书”这一词语符号就是由词的音响和“书”的概念两者组成的。语言符号的语音(能指)和语义(所指)之间是约定俗成的关系。
  
  三、产品设计中的符号系统解析
  
  产品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任何一件产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与人和其他要素的联系,以系统的存在方式实现其功能意义。产品外部联系的确立必须通过内部要素以一定的结构方式来体现,要素、结构、功能正是构成产品系统的三因素,其中,功能是产品系统的核心,其实现过程正是符号化的过程,产品正是利用语义、语构、语用的方式来形成符号系统,实现人与物质世界的联系。
  1.产品要素。产品要素是构成产品系统的单元体,任何产品系统都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产品要素构成的有机体。任何单元体,只有赋予了意义,形成特定的符号,才能构成产品的要素。要素作为构成产品符号系统的单元体,首先表现在产品符号要素与外部联系的意义上,即产品的语义学特征上。产品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应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因为只有通过指示意义才能使产品与外部事物建立起联系,才能实现产品的功能。正如一个圆是没有任何指示对象的,也就不存在外部联系的意义,自身不能构成符号,但当圆形的按钮作为产品要素时,在形态上能给人以柔和、亲切感,并可提示具有旋转功能。如果圆形按钮的顶面是微微凹下去的弧面,人们通过联想就会与用手指按压这一操作方式相联系,这样产品要素就呈现出一定的意义性,并且能被消费者所理解,产品符号系统的语义就得以形成。

符号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