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业治理层对会计需求
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中写道:“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 .这就是经济学中的第一大假设———经济理性的精彩描述。经济理性是基于自利原则的行为取向。亚当。斯密认为,经济理性表现为对得失和盈亏的正确计算。经济理性决定了人们需要一种技术在某种产权制度安排下确认和计量发生的经济交易或事项,计算经济利润,评价经济效用,报告相关的会计信息,考评多大程度上履行相关的社会经济责任,并决定经济利润的分配。通过“会计”可以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手段(各种成本费用支出)和目的(利润或者财富的最大化)充分联系起来,使得从数字上考量经济理性目标的实现程度成为可能。[7]会计,自诞生以来,也就一直充当裁判者的角色,权衡利益主体经济利益,协调人们经济利益关系。
按照现代企业理论,企业的本质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契约集合,是企业各利益相关主体就其各自的责、权、利的安排所达成的一组长期契约。一方面,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另一方面,社会经济资源所有者和社会经济资源管理者之间也是一种社会经济资源的委托代理关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由此产生。委托代理关系协调构成企业治理主要内容。企业契约、委托代理的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各产权主体的利益分配,企业治理就是协调各利益主体利益冲突和契约履行的制度或合约安排。会计权衡和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中立地为界定产权关系服务,成为企业治理的重要控制系统。
企业治理要求受托者履行受托责任。一方面,受托者接受委托者的财产委托,获得财产自主经营权和处置权,并同时负有向委托者交代其履行受托责任的活动和结果的义务;另一方面,各利益相关产权主体必需依赖于受托经营者报告的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情况进行利益分割。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掌握企业内部的完全信息,而委托人处于信息的劣势。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同时代理人的行为具有不可观察性,这将导致道德风险 .委托人要求获得中立地报告受托责任相关的财务信息,会计则作为信息系统为委托人提供关于反映委托代理关系的受托责任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称之为说明责任履行。
(三)要素市场层对会计需求
现代要素市场已日渐成为要素流通与配置的主要场所,要素市场包括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等。伴随着要素市场的发展,企业要素取得主要来自于要素市场配置。在要素市场上,要素有效配置是以充分相关的风险和报酬信息为基础,信息(主要是财务信息)构成要素市场的生命线。然而,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将导致市场失灵。例如,投资者可能不了解股票的风险和报酬相关的信息;股东不了解经理人的能力;管理者不了解雇员的能力等。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掌握内部信息的人可能以损害他人利益来谋取自身信息优势利益,产生道德风险。在投资交易过程中,信息劣势交易者由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将做出非最优而是次优的决策,从而导致逆向选择。逆向选择将产生两个后果:一是内部人通过内部信息获取超额利润;二是投资者的次优决策导致价格的低估,这将给内部人带来损失。财务报告是一种可以减少逆向选择的工具,通过它可以促进证券市场运转并减少其不完全性。[8]经济社会期望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转,正确反映市场的价格,从而引导要素的优化配置,减少逆向选择和市场失灵。因此,他们需要充分、及时披露的有用会计信息以供理性投资决策,会计成为要素市场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重要信息系统。
会计不仅仅以会计信息的角色参与要素市场的资本投资决策,还参与投资者利用会计信息评价企业的风险和报酬的决策过程。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投资者需要会计提供企业绩效评估的模型以进行企业的整体绩效评估,从而判断企业的整体投资价值;在企业项目投资决策中,投资者需要会计对项目投资的风险和未来现金流量进行估计,同时计算项目投资的净现值帮助投资决策;现代会计实现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控制及国民经济宏观控制,是地区及企业经济中观、微观控制的重要方面,也是要素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控制的重要力量。总之,会计控制在要素市场要素配置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