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共政策》课堂教学为例,为实现国家层面政策的有效执行,则需要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对其层次性和结构性的把握,以及政策制定与民族区域文化特点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与学生关系较为密切的“教育公平”问题讨论,分析高考分数线区域性差异的合理性,从不同层面加以考虑,通过教师的引导,对“教育公平”问题形成正确认识。
3.5角色扮演型
在情境模拟教学模式中,角色扮演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与行政管理工作相关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演绎不同岗位角色的机会,并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技巧,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基于角色扮演的情景模拟教学方式需要建立在系统化的基础理论体系之上,以小组角色划分的形式,由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角色设定,将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合理化组织,以满足个人角色的论点支撑。例如,为了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公共政策》相关内容,可以将社会中常见的听证会制度搬进课堂,教师将学生进行角色划分,针对某一民生问题进行讨论,学生根据自身立场的不同,在模拟听证会的过程中阐述个人观点,参与旁听的学生则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在听证结束后进行讨论。
角色扮演的有效实施能够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对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在锻炼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在行政管理方面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3.6实践演练型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得到完善,通过情境模拟教学实践过程,使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应走出课堂,利用地区实践教学优势,带领学生走进真实的行政管理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入融合。
为最大限度地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方面可以组建模拟行政管理实训中心,在实训中心内构建与真实行政管理工作相关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参与实训中心内的各种工作。教师以布置任务的形式,安排学生在实训中心内完成相关工作,并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观察每一位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以便在后期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4情境模拟教学法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情景模拟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内容枯燥、模式单一等问题,提高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满足了社会对理论型和实践型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然而,在行政管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情境模拟教学法的使用依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
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大纲中的各项要求,完成对教学情境的设计、组织等相关环节的准备,对情景模拟教学过程加以正确引导,避免学生主导下偏离教学主题。
4.2情景模拟教学实施分析
对于情景模拟教学的实施效果,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根据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以及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正确引导,使得情景模拟教学按照预定方向发展。针对情景模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选择具有典型性的问题与学生共同分析,以实现学生对行政管理知识的全面掌握与应用能力的快速提高。
4.3情境模拟教学与理论学习的关系平衡
虽然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但是这完全基于学生对行政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前提下。因此,情景模拟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意味着以基础理论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被忽略,相反,加强基础理論知识学习,将为情景模拟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行政管理专业内容日趋发展,为提高行政管理队伍成员素质与水平的提高,则需要将现代教育理念与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相融合,在完善行政管理人才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满足行政管理工作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聂飞.基于就业导向的行政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探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4- 47.
[2] 李春根,汪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2):68- 71.
[3] 崔燕.关于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若干思考[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168- 169.
[4] 唐先滨.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对策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6):10- 11.
作者:唐先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