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PSS中选择K-均值聚类分析可得到类成员列表。上图第三列Cluster给出了每个个案所属的类,第四列Distance显示的是个案和所属类中心的距离。经过20次迭代计算,对比结果,我们发现选择分类数为5较合理,既能有效分离数据,又能呈现较小的聚合系数。
5 研究结论
5.1研究结论
根据上述主成分聚类分析可得出:
第一类有兴业银行与招商银行,这两家银行在综合扩张方面表现突出,分别排序1、2,虽然在主成分分析法下排名中上(第3与第6),但根据银行区别于一般企业的性质特点,可以认为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第三类有建设银行、北京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与主成分加权综合得分后五名的排序一致,这几家在上市公司中属于老牌银行,实力雄厚,股本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项能力指标,综合表现不是很突出。在图7最后聚类中心的表中也可以看出,第三类的指数较低。
第二、四和五类的银行,在综合扩张、盈利发展和风险价值三个方面处于中等水平,主成分的综合评分也是不好不坏,采取保守策略的投资者可以选择这些银行。
综上所述,相对于只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主成分法提取的因子进行聚类分析的方法能更为精确地解释主成分综合加权排名。
关于模型的合理性,本文选取了四个指标,衡量盈利、发展、营运能力的变量较为全面地概括了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商业银行的行业特点创新地选取了股本扩张能力这一指标,这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5.2对策建议
5.2.1外部环境方面
由于金融业是当前国际激烈经济竞争的关键环节,而商业银行体系是现代金融的核心,我国的资本市场相对于发达国家还不成熟,银行部门在国民经济的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以及创新能力上需改进提高。
5.2.2行业现状方面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有很大的冲击,时代发展浪潮下,人们已经习惯新的支付方式,加之融资渠道的丰富多元化,传统商业银行该思考如何去改变。
5.2.3资源能力方面
首先,商业银行需积极地进行金融产品的开发,认真研究竞争对手的情况,切实做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市场细分为基础,不断开发出满足不同类型客户需要的产品。尤其是要加大开发和扩展高附加值产品的力度,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适时推出同类银行难以模仿的金融产品,推动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改善商业银行的产品结构,借以树立专有的名牌产品,增强盈利能力,提高竞争力,降低信用风险。
其次,商业银行应开展金融产品研制,仔细研究竞争对手的情况,切实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市场细分为基础,不断开发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特别是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壮大而努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类似银行理财产品及时引进模仿,促进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提高商业银行的产品结构,建立自主品牌产品,提高盈利能力,增强竞争能力,有效地使信用风险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