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疫检测机构的成本支出构成中,相当一部分是业务工作直接产生的,如试剂耗材,可列入直接成本(C1);一些支出与业务工作直接相关,但耗费情况并不直接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C2),如人员薪酬、水电支出;还有一些支出为服务于但可能不直接作用于业务工作(C3),如会议费、培训费等。以上成本支出的变动与业务量的变化都呈一定关系,只是相关程度不同,见下图。
掌握以上支出变动性质,有利于就不同性质成本作出相应控制措施。
2.4现有会计核算的收付实现制不能全面反映业务工作完整的和实质性成本消耗
检测机构成本发生包括人力、物力各方面,涉及纯消耗性支出、资产消耗性等支出,应在会计核算作独立完整的体现。但实行收付实现制的行业会计制度并不完全从成本归集的角度核算支出,更注重反映资金的使用期间,如固定资产折旧,以收入计提修购基金方式与固定资产的真实损耗并不对应,需要以一定方法加以转化才能完整体现业务的完全成本。
3 成本管理需考虑的因素
3.1业务量变动直接影响成本支出多少
检测机构成本支出和业务量呈一定的线性关系,业务变动对不同性质成本的影响程度不同,理论上可借助于线性回归方法测算相关程度。但在实际中,由于这类检测机构的支出对象不可分,每种业务适用的流程和方法差别较大,数学分析数据反映出的业务量与成本关系的关联性并不明显。
3.2制度流程的设计和实施影响成本支出
经济事项的实施除了检测业务自身程序外,还涉及采购、仓储、人员管理、财务等多个部门的运行。支出环节的多少、各个环节的耗费情况直接影响成本支出的性质和多少。因此,制度流程是否清晰、简约,将影响业务运作中成本支出的发生。
3.3控制成本支出需借助一定外在督导
实现收支结余是机构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也是实施成本控制的内在要求,应成为机构运行者的自觉行为,但在现实中,这种内在要求化为自觉行为的情况并不明显,机构管理者常常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在督导措施将机构运行者成本控制行为与自身利益挂钩,促使机构运行者行为向管理目标靠近。这种外在督导措施是否有效得当,也将影响成本控制的实施效果。
4检验检疫系统检测机构成本管理目标
4.1保证各项成本费用的合法合理
检验检疫系统检测机构实施成本管理,应保证各项成本开支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同时,保证各项开支符合机构运行需求,经济合理。
4.2保证成本费用的正确核算
检验检疫系统检测机构实施成本管理,应保证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费用信息资料,各项收支项目分明、部门信息全面,以利于单位实施业务管理。
4.3通过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