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社会对艺术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充,我国各大院校争相开办了艺术设计的专业,使得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规模急巨扩增。但当前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并不明朗,传统的教学思路仍然非常的陈旧,课程相对比较单一,不能与时俱进。当前阶段如何培养高校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变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陈旧,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近年来,各大院校都积极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国内艺术设计专业主要有本科和专科招生两大类。就生源来看,目前国内艺术设计专业相对其他专业而言,文化课程要求低,专业课程占比大。这一现象容易导致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容易忽视文化课程,综合素质相对要低。另外就目前的高校艺术专业课程模式比较陈旧,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大部分院校开设设计专业的时间相对较晚,其教学模式也是效仿国内其他大中院校固有的教学模式,而这样容易忽视自己院校的特点,大部分专科院校沿用本科院校的课程,这样整个教学质量就会大打折扣,高校办学的特色就不够明显,凸显不出优势,如此给社会供给优秀的艺术人才就变得困难重重。
(二)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落伍
从目前高校艺术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整体高校艺术教学的手段比较单一,教学方式比较落伍。高校艺术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在完成一项设计之前,老师一般会讲该设计所设计的专业理论知识,以讲解的形式让大家做个了解,针对性的让大家在课程以外的时间查找相关文献和资料给课程内容做一下补充。老师对学生的评定多半也是看最后设计的作品成绩,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学生的积极性差,互动性差;如此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总而言之,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根本谈不上人才的培养。
三、如何培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一)提高艺术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关键
都说艺术是源于生活,所以艺术人才需要具备综合实力,培养高校艺术人才的关键在于提高高校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艺术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有几个体现:第一,提高艺术生的心理素质,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无论是从对事物的认知,还是处理一些艺术情感,都要求艺术大学生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纵观历史发展,但凡在艺术设计领域有所建树的艺术创作者,共同的特点就是拥有极强的心理素质。第二,高校艺术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生存能力和设计能力。任何一个好的艺术成果最终多半是以艺术产品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而整个艺术创作的过程都需要与外界沟通和交流,如果没有互动和交流,这个艺术的表达就失去灵魂,如同一潭死水。第三,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专业素质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方可在艺术设计这条道路上走远。
(二)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需要全面提高以下几种能力
第一,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发现艺术的美就要从提高审美能力开始,想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就需要加强艺术作品的欣赏。比如音乐,它是一种良好的艺术表现,可以激发感情的艺术。在整个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其实是欣赏感情和内涵的过程,与音乐的共鸣和自己感情的交织感应能让学生去体会音乐的美,创作的美,艺术的美。第二,重视艺术的创造能力,增强艺术的实践力。塞万提斯说艺术并不超越大自然,不过会使大自然更美化,艺术的美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四、高校培养艺术人才计划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