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能力,就大学生而言,是指对自身的思想、心态、心理有较强的调节调整能力,对自己的人生、学习、生活有合理规划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等外部情况的变化进行心理心态、目标计划调整适应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我约束的能力和较强的执行力。
一、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时代特点
进入 21世纪,中国真正迈入了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各种思潮、思想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全面快速地影响着当今的年轻人,同时网络游戏、网络热剧、网络小说也在疯狂地吸引着他们。笔者对 4所高校的 9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网络的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有
83.6%的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网络热播剧和网络小说感兴趣,有 28.7%的同学对此比较痴迷,有 19.6%的同学承认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在另一项针对有挂科情况的大一学生调查中,有超过 67.6%的存在过度迷恋网游、热剧、小说的情况,远远高出 28.7%的平均水平。网络已经给部分大学生带来了困惑。
(二)教育环境
一方面,虽然国家一再强调素质教育,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还处于应试教育阶段。部分学生家长对此认识不足,平时也忽视了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大学阶段的教育管理方式与中小学大相径庭,成绩不再是衡量和培养学生的唯一标尺,学生身边也不再有保姆式的父母和老师的严格督促,能力与素质提到了更高的高度。
(三)就业环境
高校毕业生从 2001年的 114万到 2016年的 765万,短短 15年,毕业生数量增长了 5.7倍。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断深化的改革,逐渐放缓的经济增长,不仅增加了就业难度,也对毕业生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阶段环环相扣,荒废一年两年很可能荒废了整个大学生涯。因此,加强大学新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实质性改变“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
虽然国内部分高校学习、借鉴国外高校的“宽进严出”的培养方式和理念,但出于招生、舆论等方面的顾虑更多高校实际还处于“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中。在“严出”的标准上,不同高校也理解不一,有的与大学英语四六级挂钩,有的与毕业论文、设计挂钩;在“严出”的执行上,有些高校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这都一定程度上给了大学生特别新生以某种暗示,也使得部分学生缺少了学习压力。真正做到“严出”,就要严格执行欧美大学中大行其道的“学分制”,修完全部学分方可毕业,早修完早毕业。修不完只能重修,绝不能用诸如补考、提交作业等方式替代。要彻底改变大学生中考上大学等于拿到大学学历的观念,给学生一定的压力以形成较强的学习动力。
(二)科学分析把握学生需求,培养学生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