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加大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力度
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应当结合自身运营发展情况加大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力度。对此,单位应当成立独立的财务风险监督部门,安排专职人员积极完善自身经济业务审批流程,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制定会计风险指标体系。同时,单位还应当根据一些财务风险指标采取一定措施对自身会计处理进行及时调整,尽可能地控制和防范一些潜在风险的发生。
4.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单位在会计人员的选聘上应当选择一些实际经验丰富、会计相关知识结构完善的人员胜任;其次,单位应当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不仅要定期安排会计人员学习新制度的内容,而且还应当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安排专业人员教会会计人员使用金蝶、用友等财务软件,促进会计人员将新制度与新技术同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优化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服务结构,降低事业单位会计处理所存在的弊端;最后,单位可以建立一套现代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加强会计人员与报账人员间的沟通交流,使得相关信息数据能够被及时、准确地反映,保证新制度下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康萍.权责发生制在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定位研究.财会月刊,2012(07).
2.赛军,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与改进措施的思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01).
3.张丹,关于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一些思考,中国集体经济,2014(03).
(责任编辑:刘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