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生鲜产品运输的状态和流程
生鲜的运输流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生鲜出货地、生鲜运输和生鲜收货地。
3.2.1生鲜的运输流程
首先,一辆空车由后台服务器通过互联网传递命令给车载移动终端,司机通过车载移动终端接收命令,并根据具体路线赶往生鲜发货地,装货完毕后开始生鲜运输,此时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前往生鲜收货地进行卸货;另外一种是前往另一生鲜发货地继续装货,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对于采取哪种情况,后台服务器会根据收货、发货地点进行优化计算,发出最为经济、利润最大化的命令。
3.2.2生鲜运输时序及状态跟踪
生鲜出货:将生鲜产品打包完成并贴上RFID标签,方便RFID阅读器识别生鲜产品,标签中存有生鲜产品的静态信息,如订单编号、生鲜产品产地、收货人姓名、收货人地址、收货人联系方式等;订单编号方便生鲜电商对生鲜产品的管理;生鲜产品产地可以追踪生鲜产品的来源,生鲜电商结合运输过程中采集的状态信息,方便其追溯生鲜产品出现问题的根源;收货人姓名和收货人联系方式方便生鲜电商通知客户生鲜产品的到达状况;收货人地址方便生鲜电商安排送货路径。其后准备出库,在出库端安装一个能自动识别的RFID阅读器,当货物出库时,RFID阅读器通过电磁感应感应到生鲜产品并自动生成时间,这个时间就是生鲜产品的出货时间戳;由于在出货地,位置信息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变的,可以通过编码将位置信息用一个简短的符号表示,从而可以减少传输数据量,并且每隔固定时间段(例如每隔十分钟)将位置信息和温度信息通过车载移动终端的GPS/GPRS模块传递给后台服务器,存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
生鲜运输:将打包好的生鲜产品装车后,每一辆货车都装有GPS定位系统和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着生鲜产品的具体位置和温度,并且每隔固定时间间隔(例如每隔一个小时)将生鲜产品的位置信息和温度信息通过车载移动终端发送给后台服务器,存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这个过程传送的两个信息都是动态的,后台服务器可以根据收到的位置信息计算运输车辆的速度。服务器若检测到数据信息异常,会通过互联网和车载移动终端告知司机,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生鲜收货地:生鲜到达代理点,代理点装有温度传感器和RFID阅读器。其中,温度传感器用于记录生鲜产品存于代理点的温度信息。当生鲜产品从RFID阅读器阅读范围内穿过时,RFID阅读器会自动感应到生鲜产品从而确定生鲜产品的到货时间并将数据信息传送给后台数据库,同时通过数据库中的收货人联系方式一一向收货人自动发送收货信息和一张商品位置—时间—状态信息表;当收货人凭信息取走货物时,货物离开代理点,RFID会感应到生鲜产品离开代理点并将时间传输给数据库作为订单完成时间,此时代表本单业务已完成。
因为数据传输服务需要成本,所以不能将生鲜的运输状态进行实时传输,但又要监测生鲜产品的运输状态。因此,本文设计的方案是当货车装货完毕关上厢门后,冷藏车厢的温度趋于平稳,这时候可以每隔一小时传输一次数据,但当货车打开车门装卸商品时,这时冷藏车内的温度是变化的,应该每隔较短的时间(例如10分钟)对生鲜产品的状态数据进行传输。
3.3后台借助位置信息和温度信息的自动分析功能
后台服务器通过实时接收车载移动终端的温度信息和位置信息,且由于位置信息和温度信息在时间上是同时采集的,隐含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只需画出温度变化曲线图,即可进行时间—位置-状态分析,且当鼠标靠近温度变化曲线图时就会自动显示出当前的时间—位置—状态信息。
服务器端可以根据生鲜产品的温度变化曲线和位置信息得出装货时长、运输时长和卸货时长信息。根据位置信息显示货车到达装货地点后,装货时长是从打开厢门后温度逐渐升高的起点到关闭厢门后温度开始降低的起点这一个时间段;运输时长是继厢门关闭后温度开始降低的那一点到温度趋于平衡(达到冷藏车厢后设定的温度)然后由于打开厢门温度开始上升的起点这一时间段;根据位置信息显示货车到达卸货地点后,卸货时长是继厢门打开后温度开始上升的那一点到关闭厢门后温度开始下降的起点这一时间段。
通过装货时长、运输时长和卸货时长物流公司可以有效地监督司机的工作效率,方便物流公司对司机和车辆的管理,从而使得生鲜运输高效、快速的运行,确保了生鲜运输的准实时性,从而保障了生鲜产品的到货质量。
4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生鲜产品的自身特点以及当前生鲜电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客户和生鲜电商之间的信任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RFID和GPS/GPRS技术下的解决方案,使得原本模糊的配送过程透明化,增加了客户的信任度,从而能促进客户在线上购买生鲜产品的力度。同时,后台服务器通过整理数据信息,可以分析出司机和货车的工作状态以及生鲜产品的运输状态,方便物流公司对生鲜产品、司机和货车的管理。
作者简介:卢发利(1992-),男,江苏连云港人,浙江万里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学院2016级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