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具体路径
以在家庭服务业领域推进“员工制”为引领,加强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就业服务指导,推行家庭服务人员差异化的培训模式和等级评定、持证上岗制度,并解决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加强服务质量监管、解决消费纠纷等一揽子问题。
四、对策建议:常熟优化家庭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1.政府在家庭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发展中的职责
(1)政策监管到位。在家庭服务业缺乏相关法律的总体背景下应加快制定和形成本市范围的家庭服务业方面的规范性管理文件。
(2)规范市场运行。应建立家庭服务业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市场监管,杜绝无证照经营、恶意竞争等行为;开展诚信建设,健全守信褒扬和失信惩戒机制,通过将家庭服务诚信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推进家庭服务业规范化。
(3)制定扶持政策。对具有合法资质、提供重点(特色)服务产品的家庭服务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实施各类扶持政策。主要包括“员工制”补贴、商业保险补贴、技能培训鉴定补贴等。
2.家政企业在家庭服务业职业化发展中的责任
(1)鼓励走入社区、拓展业务范围。作为家庭服务企业,应把社区作为拓展业务的根据地,以社区服务接家政服务的“地气”,通过社区网格化的管理了解需要、迅速行动并形成针对不同社区、不同人群的特殊化、个性化服务,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树立品牌。
(2)提升服务价值、增强盈利能力。家庭服务具有极强的体验性,消费者对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服务和产品会形成依赖或习惯。增强家庭服务的价值首先要提高服务质量,做到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其次要不断改善用户体验,创新服务内容,最后要加强自身服务主动性,以工作热情获得消费者青睐。
(3)推行行业诚信、固守职业道德。家庭服务业以其提供的家庭服务实现盈利性收入,行业诚信、职业道德都是家庭服务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在实现经济性报酬的同时,更应以工作热情回报消费者。
综上,结合家庭服务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比较不同模式下家庭服务业发展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常熟家庭服务业的规范化职业化发展应在“员工制”的推进和引领下,在“劳动合同化、人员社保化、服务标准化、行业诚信化、发展持续化”的“五化”内涵中通过政府、家政企业、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更好实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富民增收的一系列目标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