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培训 问题
知识经济、人才竞争的理念已经得到企业的普遍认同,我国国有企业要想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发掘人才潜能,弥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短板。然而,我国国有企业由于管理体制等诸多原因,在人力资源培训方式、培训投入、培训制度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用的发挥,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本文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理论基础入手,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对策,以期对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所助益。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1.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内涵
“人力资源”一词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其从狭义上指投入到生产工程中的劳动力,广义上不仅指投入到生产中的劳动力人口,还包括未参与生产的潜在劳动力人口。具体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是指在国有企业内部,具有一定工作能力、能够为企业发展贡献劳动的人群。对于人力资源培训的理解,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见解,加里·德斯勒认为人力资源培训是雇主为了使新雇员或现有雇员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而开展的技能培训。雷蒙德·诺伊认为,人力资源培训是公司对员工开展的有计划的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活动,是创造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我国学者徐汪奇认为,员工培训是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促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得到提高的行为。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于人力资源培训的界定,本文认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是指国有企业在法律法规之下,为提高企业员工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工作绩效而采取的有组织、有计划地终身教育与训练活动。
2.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理论基础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是建立在以下几种理论基础上的:一是人力资本理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其主要观点有:①人力资本是一种存在于人本身的无形资本;②取得人力资本需要消耗金钱或其他稀缺资源;③人力资本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要比单纯增加劳动力人数重要的多;④人力资本的主要投资是教育;⑤人力资本的相关决策同样要进行现实投资成本和未来投资收益的比较。二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指出人的实践活动表现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人需要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机制不够健全规范
科学的培训机制是实现培训目标的有力保障。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起步较晚,其在培训机制方面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缺乏规范合理的培训计划。严密、详细的计划是确保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的基础,但国有企业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往往比较随意,部分企业不够重视培训工作,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流行什么就培训什么,培训缺乏针对性和主次,仅仅“做样子”或满足短期需求,缺乏长期的、系统的培训安排。
(2)缺乏完善的长效培训机制。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不是一次性的、突击性的活动,其应当是同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相连的。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短、中、长期目标。但在实际中,很多企业不愿在员工培训上下功夫,缺乏有效的机制对培训工作进行约束,造成人力资源培训缺乏支撑,后劲不足。